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曹植《赠丁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曹植《赠丁仪》

曹植《赠丁仪》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微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2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3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4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5。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注释】

1.丁仪:字正礼,沛郡人。亲曹植而疏曹丕,曹丕即位不久即杀之。

2.除:台阶。飞阁:有飞檐的楼阁。

3.委:犹萎。

4.狐白:珍贵的狐裘。二句用典:齐景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上,对晏子说:下了三天雪,天气并不冷呀。晏子说:贤群应该自己吃饱了还知道别人的饥饿,穿暖了还体念别人的寒冷才是。事见《晏子春秋》卷一。

5.吴国延陵季子访问晋国,经过徐国,徐君很喜爱延陵季子所佩的宝剑,希望得到,但并未言明。季子看出了徐的心思,暗中决定从晋国回来时送给徐。可是等到季子回来时,徐君已死,季子便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而去。诗人用此事说明永远不忘与丁仪的友情。

6.亲交:亲近的朋友。

今译



初秋的凉气生发,

庭院的树木开始飘落。

晨霜在石阶上凝成白色,

清风飘飞在高阁。

空中久久凝结着深重的云朵,

绵绵淫雨使大地成为水泽。

田陇上倒伏着万顷黍禾,

农夫们怎能有所收获?

人呵,在富贵时往往遗忘了贫贱者,

又很难将恩惠广博施舍,

自己身穿着“狐白之裘”坐于堂上,

哪儿会想到那些无衣御寒的异乡之客!

我倾慕那珍惜友情的延陵季子,

将千金宝剑悬挂坟前而无所吝啬。

我的朋友,请你相信我,

我们的友情永远不会退色。

曹植《赠丁仪》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曹植《赠丁仪》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封陈王,世称陈思王。曹植少聪敏,富有才学,曹操对他很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凋励”,终于失宠。公元二二○年曹丕即帝位,对他施行压抑和迫害,屡次将他贬爵徙封,四十一岁时郁郁而死。曹植的诗主要是五言诗。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赠白马王彪》和《洛神赋》是他的代表作。

《赠丁仪》这是在曹丕即位不久以后曹植写的一首诗。丁仪是曹操的属官,与曹植关系亲近;在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时,丁仪有意促成其事,为此曹丕对丁仪非常忌恨。曹丕即位后非但不封赏他,还把他杀掉了。这是丁仪被杀之前曹植安慰丁仪的诗,表明自己是他的知音者,请他放心。可是曹植的这种安慰,由于其中也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愤世疾俗的不平之感,即“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把锋芒也引向了寡恩的最高执政者,所以不仅不能使人平息不满,反而会有火上泼油的效果。

这首诗写的是社会现实问题,但着笔的所在,首先乃是眼前的霜云风雨。诗人恼怨这种不好的天时,使得阴云不晴,涝雨成灾,造成农夫无有收成,落空了辛苦劳动的希望。应该说这是自然景象,但却是有社会蕴含的人化的自然界。因为曹植与丁仪原来的政治计划成为泡影,如同诗中的“黍稷委畴陇”的农夫,却是政治事实,这一寓意,丁仪是一看就懂的。其次是写历史,其中有两个人,一是寡恩不仁的齐景公,一是重情守义的延陵季子。这两个人作为镜子,在现世能照到谁的形象也是不难看出的。曹丕对此是很敏感的,他不愿“对号入座”。

这首诗哲理抒情的意味比较突出,晋代的许多人不平的咏怀诗,受此影响较为明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