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曹丕 ·善哉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曹丕 ·善哉行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善哉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古辞》,作者于此乃是用乐府旧题歌咏新事之作。全诗旧分五解。乐章的一节叫一解。五解,即五章,从诗的文词和内容大意来说,就是五段。《诗纪》说:“《初学记》载第一解,题云《于讲堂作》。”可知作者在讲学厅堂上所写。这首诗属于游宴诗。从诗所反映的内容和情绪看,诗人大概写于三十一岁之前,亦即立为太子之前。

第一段,“朝日”,《初学记》作“今日”。“悲弦”,《北堂书钞》、《初学记》并作 “悲筝”。这段写诗人在动听的弦歌声中和悠扬的笛声中与友人欢聚一堂,狂欢若饮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乐乐无穷的闲情雅致。

第二段,写弦歌之声感人肺腑,使四座宾朋喜笑颜开,陶醉其中。然而众人皆醉我独醒,在宾朋尽情欢愉的时候,诗人却顿生忧虑,凉风入室,高堂孤寂,反映了乐极生悲的心境。

第三段,写诗人深深意识到不能沉醉于饮宴欢乐之中,而无所事事,只有为国立功立德,才能欢乐久长,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胸怀大志的君子,才会苦心思索,为混乱的现实而担忧。这反映了诗人不愿沉湎于游宴生活,要有所作为的心境。

第四段,“慊慊”,憾恨的样子。“白屋”,本指茅屋,这里当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的住屋。刘孝威《行还植雨》诗有“况余白屋士,自依卑路旁”之句,用意与此同。“吐握”,即 “吐哺握发”之省,典出周公旦。《史记·周鲁公世家》记载说:“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因以 “吐握”,或“吐哺握发”的形容为延揽人材而操劳奔波。在这一点上,曹丕颇有乃父之风。曹操在 《短歌行》里,有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被人们传诵的名言。这段写诗人由于想到为国建功立业,便憾恨地回到书屋,表示不贪图享乐,要像周公那样接纳贤士,以实现建功立业的宏愿。所以等众宾酒足饭饱纷纷归去后,他仍沉浸在无穷无尽的苦苦思索之中。这与曹操在《短歌行》中所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深深思慕贤才的心境是一脉相通的。

第五段,写诗人要像鸟一样与贤士们一起比翼翱翔云霄,自由自在,不为有国者所羁,不追求荣华富责,忘怀得失,过淡泊清静、悠然自得的生活。

通过上述五段叙写可以看出,第一段作者尚沉醉于饮宴欢乐之中。第二段便流露出乐极生悲的思绪。第三、四段表现出不甘于饮宴生活,招纳贤士,积极进取,为国建功立业。第五段急转直下,陷入无所事事,清净无为的悲观厌世之中。从而不难看出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与道家无所作为的思想,在诗里同时反映出来。这种矛盾的存在,正是建安时期社会混乱,不知何去何从的思想反映,也是诗人年轻时期思想尚不成熟的表现。

这是用歌行体写的一首五言诗,写作自由,不受任何音节、格律的约束,易于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诗中引用周公典实以自况,颇耐人寻味。


曹丕 ·善哉行 - 可可诗词网

曹丕 ·善哉行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

五音纷繁会,拊者激微吟。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

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

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

在曹丕的诗歌创作里,有四篇《善哉行》,这一篇是其中的第四篇。《诗纪》云:“《艺文类聚》作《铜雀园诗》。”这首诗旧也分五解,也是写游宴生活的,但与前首却不尽相同。

第一段,“台观”,《文选》注作 “台侧”。“狩人”,《艺文类聚》作 “兽人”。“阴”,山之北,或水之南,此指后者。“大酋”,掌酒的长官。“醪”,浊酒。这段写朝游高台之旁,夕宴华池之南,掌酒人献美酒,狩猎人奉美味,贵公子的欢宴生活。

第二段,“齐倡”,《北堂书钞》作“齐唱”。这段写宴会上乐妓奏起秦筝,客人弹起清琴,在一片音乐声中歌妓齐声歌唱,舞妓翩翩起舞,诗人陶醉其中。

第三段,“拊”,搏拊,古击打乐器。这段写歌舞将终,五音纷繁交会,击打搏拊的乐人还奏出微弱的音响。由于歌声和音乐声的美妙动听,使得游鱼出听,踊跃起伏于水中,极写音乐美妙,歌喉动听。

第四段, “翻翔”,飞翔。“北林”,语出 《诗经 ·秦风·晨风》: “𫜩(yu预,飞得疾速的样子)彼晨风(鸟名),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所以 “北林”,含有忧思之意。阮籍《咏怀》诗: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亦用其意。“寥亮”,一作“憀亮”,形容音响清彻。嵇康《琴赋》: “新声憀亮,何其伟也!”这段写在歌舞饮宴的欢乐之中,顿生忧思,乐极生悲。

第五段,“清角”,琴调名。这段写琴声虽然美妙,而薄德之人不应享有,因而想到子野之言,应当停止琴弦,主动禁绝享乐。

诗的前三段集中写游宴歌舞之乐,后两段写乐极生悲,应禁绝享乐。从而看出诗人并不贪图于饮宴欢乐。在饮宴欢乐之中,尚念念不忘立功立德,饱含着积极进取的情怀。他在《与吴质书》里,也流露出此种感情。书中说:“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又与吴质书》里说: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足见在游宴之类的诗里,仍不忘怀进取,这正反映出“慷慨以任气”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从这一点来看,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诗人为了表达这一忧时伤世的思想感情,通过诗的形式,采用了与之相应的艺术手段。诸如“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运用典故,制造悲凉气氛,与“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抒发忧情有机结合起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又如写音乐的动听,则说 “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用鱼的动静,生动形象地说明音乐的美妙,也发人联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