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作“書籤”。亦稱“簽題”、“箋子”。古書封面题寫書名的紙條或絹條。亦代指書籍。唐·陸龜蒙《奉和龔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適然有作次韻》:“閑分酒劑多還少,,自記書簽白間紅。”唐·李商隱《哭劉司户》詩之一:“酒甕凝餘桂,書籤冷舊芸。”清·唐孫華《筆牀》詩:“湘竹離離欲作堆,書籤硯匣自追陪。”《紅樓夢》第三十四回:“那是進上的。你没看見鵝黄箋子? 你好生替他收著,别糟蹋了。”清·黄景仁《八月十四夜偕華峰放舟城東》詩:“忽聞華峰大呼至,排闥傾几翻書籤。”
夾置書中用作記號的簽條。始於春秋戰國,達於今。最早的書簽爲竹片製成,後亦有以牛骨薄片、綾絹爲之者。紙發明後,多用厚紙板製成。宋代讀書人對其製作非常考究,常手書座右銘或繪圖於上,極精致,至今猶沿其風。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書簽藥裏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