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丱
《广韵》古患切,去谏,见。 ❶ 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朱熹}集传:“丱,两角貌。”{唐}{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诗:“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清}{昭槤}《啸亭杂录·质王好音律》:“〔{质王}〕与余交最密,自童丱时,即日相亲谊。” ❷ 指幼年时期。 《新唐书·东夷传·新罗》:“{大曆}初,{宪英}死,子{乾运}立,甫丱,遣{金隐居}入朝待命。”《朱子语类》卷一〇四:“某自丱读四书,甚辛苦。” ❸ 指少年人。 {明}{汪道昆}《何先生墓碑》:“先生翩翩然丱也,业已善诗﹑善书。” ❹ 犹束,绾。{宋}{王令}《韩干马》诗:“铁勒夹口重两衔,墨丝丱尾合双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