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疖病名。指夏季发生的化脓性疖肿。又名暑疡、暑令疡毒小疖。《外科启玄》卷七: “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宜清暑香薷饮,内加芩、连、大黄之类,治之而愈;外加敷贴之药为妙。”证治参见疖、外痈条。 暑疖夏季易发的疖肿。夏季气候炎热,感受暑毒,若汗液排泄不畅蕴于肌肤,即成痱子,又经搔痒,破伤皮肤,感染而成疖肿。也称“痱毒”或“热毒”。多见于小儿。 暑疖 暑疖发生于酷热暑天的疖,称为署疖。见于《外科启玄》,又名热疖。多发生于头面部,亦有遍及全身,小儿易罹患。多因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或在强烈的日光下露天工作,感受暑毒而成,或因天气闷热,汗泄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而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损染毒而生。凡体质虚弱者,皮毛不固,亦常易发生。初起局部皮肤潮红,肿痛,根脚浅,范围局限,多在1寸左右。一种是先有黄白色脓头,灼热疼痛,数日后自行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即逐渐减轻;另一种结块无头,潮红疼痛,肿势高突,数天后成脓,一般宜切开引流。署疖轻者,多无全身症状,治宜清暑化湿,用清暑汤加减。但亦有遍体发生的,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或有簇生在一起,破流脓水成片,局部皮肤潮红胀痛,伴有发热,烦渴,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热毒证。治宜清热解毒,选用五味消毒饮、清暑汤加减。外治,参见“疖”条。 ☚ 疖 蝼蛄疖 ☛ 暑疖shǔ jiēsummer bo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