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鲁士农奴解放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鲁士农奴解放令 普鲁士农奴解放令19世纪初普鲁士国王为实行农奴制改革而颁布的《十月敕令》 (1807年) 和《调整敕令》 (1811年) 的统称。普鲁士在1806年10月的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国占领者在占领区推行资产阶级改革: 废除贵族的封建特权; 解除农民对地主交纳捐税,地租等各种封建义务; 没收和拍卖教会和流亡者的土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侵略战争的打击,农民的骚动、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使普鲁士政权处于危机之中。一些开明贵族为挽救王权危机,开始着手改革。1807年10月,普鲁士国王颁布首相斯坦因制定的《关于放宽土地占有的条件限制和自由使用地产以及农村居民的人身关系》的敕令,废除农民 (农奴) 对领主的一切人身隶属关系,给予农民自由择居的权利; 允许容克 (地主) 和农民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 允许农民和市民购买贵族的农庄; 自1810年圣马丁节 (11月11日) 起自由农民仍需承担以货币和实物形式缴纳租赋及提供徭役等封建义务。斯坦因颁布法令,允许地主把战争造成的“无主”的农民土地攫为己有; 不管农民的意见如何,如果地主给农民一定的代价,或者在别的地方换给农民同样大小的土地,地主便可占有农民原来的份地,把小块土地联合成大地产。由于改革违反领主和教会的世袭权益,1808年11月,斯坦因被免职。1810年7月,哈尔登堡任首相,继续推行改革。1811年9月颁布 《关于调整地主和农民之间关系》的敕令,准许农民通过赎买方式,解除1807年10月敕令所保留的各种封建义务,条件是缴付相当于常年地租25倍的赎金,或将所占有的庄园土地的1/3到1/2割归地主。这一改革也遭到封建贵族、地主的强烈反抗。以后,普鲁士王国政府发布一些法令,规定只有富裕农民才有资格赎免封建义务。184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普鲁士王国政府被迫加快改革步伐,于1850年3月公布新的调整法,无偿取消农民的一些次要封建义务,准许一般农民可用相当于年货币地租18倍的金额赎免主要的封建义务,即各种强制劳役和地租。在上述改革中,容克地主攫取了巨额赎金;占有更多土地,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渐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自己的庄园。 ☚ 提乌里 农奴工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