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普及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

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普通教育。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合起来称为普及义务教育。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不完全相同,前者是从受教育者总体来说的,即是不是全体国民都受教育的问题;后者是指教育的法律性质。普及教育不一定是义务教育,比如发达国家幼儿教育已走向普及,但多数国家不把它算作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也不一定在事实上普及了,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先只能普及小学教育。但是,为了推进普及教育的发展,国家通常用法律形式规定其义务性质,所以常称普及义务教育。17世纪,夸美纽斯最早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18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发展和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普及教育纷纷在各工业国家开始推行;19世纪后半期,确立了普及教育是义务教育,大大推进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进程;本世纪初,发达国家已致力于普及初中教育;本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已开始普及高中教育,发展中国家则在积极普及初等教育。我国在普及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小学教育现已基本普及;但是,我国普及教育的程度是不高的,远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下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普及教育有法可依,为普及教育提供了法律武器。普及教育应坚持公立、义务、免费的原则,以国家办学为主,调动各方面力量,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注意质量和实效。

☚ 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 ☛
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Puji jiaoyu

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某种程度的普通教育。以立法的形式把适龄儿童的规定年限的普及教育规定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任务,便称为普及义务教育。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在实施和要求中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在我国,义务教育法还未颁布实施以前,已实行普及小学教育。普及教育一般采用动员和行政的手段推行,公民受教育还是自愿性质的。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最早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促成普及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现代工业生产对劳动者文化本质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是各国工人阶级争取受教育权的斗争的结果。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是实施普及教育较早的国家。我国最早的普及教育出现在本世纪初,其主要内容是扫盲教育和普及初等学校教育。20年代出现的平民教育运动,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和生活教育运动等都是我国早期的普及教育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普及的重点是初等教育。到1981年,全国有近一半的地区小学入学率达95%。从1949年至1981年,共培养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学生3.4亿多人。当前我国普及教育的任务是在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大中城市,普及高一级中等教育;在普及了小学教育的小城市、县和大城市的郊区,普及初中教育,并逐步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在小学教育尚未普及、文盲较多的经济穷困地区、边区和居民分散的牧区,其任务是普及小学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我国普及教育的方向和原则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以国家办学为主,调动农村、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办学积极性;以全日制学校为主,发挥半日制小学、隔日制小学、业余小学等多种形式的积极作用;在学习年限和要求上,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可灵活把握;国家采取多种形式为普及教育培训和提高师资力量。

☚ 义务教育   国民教育 ☛
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

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教育。与以法律规定强制实施的义务教育有所不同,一般国家将两者统称为普及义务教育。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普及六年初等教育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0年颁发了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 教育过程最优化   义务教育 ☛
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

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教育。与以法律规定强制实施的义务教育有所不同,一般国家将两者统称为普及义务教育。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普及六年初等教育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0年颁发了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

☚ 教育过程最优化   义务教育 ☛
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山东省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城市占80%以上。山东省政府为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小学教育,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1949年,全省有小学27476所,在校学生19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20%,至 1957年,小学发展到52337所,在校学生490多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提高为53.7%。为了扫除成人文盲,省政府成立了省扫盲工作委员会、省扫盲协会和教育厅工农教育处。工农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举办冬学、民校、夜校、识字班和机关干部文化补习班。1952年,推行以注音符号为工具的“速成识字法”,在全省形成轰轰烈烈的扫盲热潮。据1952、1953年统计,全省扫除文盲近40万人。1955年,毛泽东为《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写了批示,指出农民“可以自己组织学文化”。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于1955年下达了“关于在农业合作社中建立记工学习班的指示”。全省记工学习班遍地开花,为农业合作社培养了大批记工员和会计。在城市,1953年开始出现“工农速成学校”、“机关干部学校”等成人业余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机构,贯彻了为工农开门的方针,确立了工农教育的地位。

☚ 尊孔读经   普通中学工作纲要 ☛

普及教育

universal(/popular)educ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