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晚清小说界革命
清末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为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推动所致。明清以来,小说地位明显提高,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作用亦渐受重视。清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上出现了思改革,求出路的思潮。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小说与当时的政治运动密切联系起来,并要求小说为其改良主义政治服务。严复、夏曾佑、狄平子、吴趼人、徐念慈、黄摩西等人相继著文立论,鼓吹小说左右社会舆论,促进政治变革的重要作用,使小说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充分的宣传。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认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则必自新小说始”。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此文则成为资产阶级文学改良的纲领。在其影响下,发表小说理论和创作的刊物林立,评论家和小说家蜂起,有力地配合了改良运动,并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但论著不适当地夸大小说的社会作用,将社会腐败、道德败坏归因于小说,因而重小说思想内容而忽视艺术形式等,是小说界革命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