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古生代wangushengdai
距今4~2.3亿年,划分为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泥盆纪是因首先在英国西南部德文郡(日译泥盆,我国沿用)进行研究而得名(A·Sedgewick & R·Murchison,1839);石炭纪因其地层中含煤而得命,首先创用于英国(Conybeare&Phillips,1822);二叠纪是因德国该时代地层可以分为上下二套(德文Dyas)而得名(Marcou,1859),但现在国际上常用的二叠纪原文是Permian,源于苏联乌拉尔西坡的彼尔姆城(Perm),命名时间较早(R·Murchison,1841),本应译为彼尔姆纪,因日文假借Dyas的译名,称Permian为二叠纪,我国沿用。
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晚古生代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界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陆地范围扩大,除海相地层外,广泛发育了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地层;生物界大规模向陆地发展,由鱼类演化到两栖类;陆地上森林繁茂,石炭二叠纪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成煤时代。晚古生代末期,因为海西运动的影响,许多地槽回返隆起,陆地面积更加扩大,地形错综起伏,使地壳历史向更新的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