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yūnjué〈动〉昏迷:晕厥不醒。 【同义】昏厥︱昏迷。 【反义】清醒。 昏倒、昏厥、昏迷、昏死、昏晕、厥倒、痰厥、休克、虚脱、晕倒、晕厥;缓醒、清醒、苏醒○昏倒hūn dǎo(动)昏厥,失去知觉:他气得~在地|~在考场上|得知噩耗,他立时~|在烈日下~了。 ○昏厥hūn jué(动)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状态|~过去| 因心情过分悲痛而~。 ○昏迷hūn mí(动)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不醒|病人~了。 ○昏死hūn sǐ(动)昏迷;暂时不醒人事:胆小的女孩被一条大蛇吓得~过去|钻心的疼痛使他~过去。 ○昏晕hūn yūn(动)头脑发昏;不清醒:她突然感到一阵~,几乎跌倒在地|从~中慢慢醒来。 ○厥倒jué dǎo(动)昏倒:天气过热,体力不支,~在地|只一碰,他竟~了 | 旧病复发,~在床上。 ○痰厥tán jué(动)中医指突然昏迷不省人事而喉部有痰作声:闻听此言,他突然~,瘫倒在地。 ○休克xiū kè(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细胞急性缺氧综合征,主要症状是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神志淡漠等:因流血过多,他已经~了。 ○虚脱xū tuō(动)因大量失血或脱水、中毒等而引起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突然衰竭:浑身发冷,已经~|病人出汗太多,~了 |他感觉自己快要~了。 ○晕倒yūn dǎo(动)昏迷倒下:忽然有人~,人事不醒|他扶着门,几乎~|肚里无食,~在道旁。 ○晕厥yūn jué(动)昏厥:短暂的~|几乎~|~过去。 ●缓醒huǎn xǐng(动)〈方〉失去知觉之后又恢复过来:她经过注射强心剂,忽忽悠悠~过来。 ●清醒qīng xǐng(动)(神志)由昏迷而恢复正常:病人已经~|等他~以后再说|他还不太~。 ●苏醒sū xǐng(动)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病人~过来|经抢救,他渐渐~了 | 尚未从沉醉中~过来。 昏迷 昏迷蒙 昏(昏昧;昏昏;昏撒;昏懵)迷(迷闷) 痴迷 迷闷 迷谬 惛迷 因大量失血﹑失水等原因而造成心脏和血液循环衰竭、生命垂危的现象:虚脱 较短时间失去知觉:昏厥 昏蹶 昏晕 发厥 晕厥 气厥 发晕 瞀瞑 瞀厥 风瞀 目眩晕厥:瞀闷 因害怕而昏晕过去:惊厥 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愤厥 失血而昏厥:血晕 失去知觉,进入昏昧状态:不省人事 不醒人事 不知人事 人事不省 人事不醒 人事不知 昏迷不省人事:懵冒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昏迷不醒 昏迷不省 临死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魂飞魄散 魄散魂飘 沉湎昏迷:耽昏 昏迷倒下:晕倒 突然昏厥:暴厥 长时间失去知觉:发昏 昏迷的样子:冥然 困顿昏迷的样子:顿昧 发呆、失去知觉的样子:苶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昏迷) ☚ 血症 病情 ☛ 晕厥病证名。厥证之一。指突然头晕仆倒,神志迷糊,肢冷的病证。《古今医案按·厥》:“今人所谓厥者,乃晕厥耳,亦兼手足逆冷,而其重在神昏若死也。”参见厥证条。 晕厥 晕厥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剧烈疼痛、精神过度紧张、天气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常先感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倒后能较快清醒。处理:平卧,头略低,脚略抬高,改善脑供血不足。松开衣领、裤带。清醒后,喝些饮料。经短时间休息可恢复。晕厥不同于休克,休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表现,常因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休克时,血压下降,肢端冰冷,不省人事,需速送医院抢救。 ☚ 眼外伤 高热惊厥 ☛ 晕厥 晕厥yunjue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剧烈疼痛、精神过度紧张、天气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常先感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倒后能较快清醒。处理:平卧,头略低,脚略抬高,改善脑供血不足。松开衣领、裤带。清醒后,喝些饮料。经短时间休息可恢复。晕厥不同于休克,休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表现,常因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休克时,血压下降,肢端冰冷,不省人事,需速送医院抢救。 ☚ 电击 高热惊厥 ☛ 晕厥syncope系由于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暂时性意识丧失。临床上分为:血管运动性晕厥,是由于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而致,如血管抑制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颈动脉综合征等;心源性晕厥,由于心搏骤停或严重心律紊乱而致,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等;神经性器质性晕厥,如老年脑动脉硬化晕厥等。临床表现:晕厥时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脉率速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表等,有的可跌倒;有的可伴有原发病症状。治疗:立即平卧位,多迅速恢复;亦可给以适当处理。 晕厥 晕厥以先晕即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移时逐渐苏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证。也有一厥不醒的,故当迅速救治。本证醒后,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语等后遗症,有别于中风;在晕厥的过程中,极少出现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有别于癫痫;若续见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则属神昏,为病情危重的表现。中医学对本证分类较细,老年人多见气厥、血厥、痰厥三种。气厥老人因恼怒或惊骇,致使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气道,蒙闭窍道,突然昏倒,此属气厥实证;或因老年元气虚衰,每遇劳累或悲恐之时,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突然晕厥,此属虚证。实证表现为形体壮实,为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口噤握拳、胸膈喘满,四肢厥冷,脉沉弦。治宜理气开郁。先急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穴;用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同时用温开水灌服苏合香丸或玉枢丹,病人苏醒后,再服五磨饮子(《医方集解》载有:槟榔、沉香、乌药、人参等分;另一方去人参、加枳实,木香,白酒磨服)。最后以逍遥散善后。虚证为眩晕昏仆,面色㿠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象沉弱。治以补气回阳,先急灸百会、关元穴;灌服参附汤(人参10克,附子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或芪附汤水煎服。病人苏醒后,可服回阳救急汤(熟附子6克,干姜3克,人参10克,甘草6克,白术10克,肉桂3克,陈皮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最后以四君子汤加减善后。 血厥老年人因肝阳素旺,暴怒后随气逆而血上壅,清窍不利,则昏倒无知。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或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此为实证。治以活血顺气,先急针刺十宣、涌泉穴;病人苏醒后,可服通瘀煎(《景岳全书》载有:当归尾10克,红花6克,山楂10克,香附10克,乌药6克,青皮10克,木香6克,泽泻10克)加减。虚证由于失血过多,血虚不能上承,突然昏厥,面色苍白;气血不能达于四肢,筋脉失养,四肢震颤;气随血脱,气虚不固而汗出,口张、气息低微;气血不足,舌淡、脉细。治以回阳救逆,补益气血,先急灸百会、关元穴;灌服独参汤(《十药神书》载有:人参12~15克)或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载有:当归6克,黄芪30克);同时灌服糖开水200毫升,病人醒后,可服人参养荣丸汤。善后可用人参归脾丸调理,每次1丸,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痰厥老年人平素湿盛痰多,忽然气闭痰升,昏厥不醒,或喉间痰鸣,或呕吐涎沫,苔白腻,脉沉滑。治宜行气豁痰,急针刺丰隆穴;并用黑白丑各0.5克,甘遂0.5克研细末,拌合面粉适量做饼,贴足心。如口角流涎,脉沉滑者,多属寒痰,用巴矾丸(《医宗金鉴》载有巴豆0.1克,白矾2克)研细调水灌服。如喉间痰鸣,面赤唇红,脉滑数者,多属热痰,用白金丸(《本事方》载有:白矾3克,郁金10克)研细莱菔汁灌服。还可用瓜蒂散(《金匮要略》载有:瓜蒂3克)或盐汤探吐。病人苏醒后,可服导痰汤调理。晕厥有虚实之分,但老年人以虚为多,又多正虚邪实,因为气、血、痰邪偏盛,故往往临床发病时表现较突然,且有危险,遇此情况时应特别注意沉着不慌,按照以上所述之证型,分辨清用何方、何法急救治疗,稍待病情平稳后,再考虑送住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 常见老年急症的中医救治法 虚脱 ☛
晕厥 晕厥亦称为昏厥,是指一时性广泛的脑供血不足而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病时患者肌张力丧失,倒地或不能保持正常姿式,可于短时内自行恢复。脑血流量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脑血管的阻力,而老年人脑血液循环对血压下降的调节能力比年轻人差,因此更易发生晕厥。根据引起晕厥的病因,临床上常为以下几种: ❶心源性晕厥:这一类晕厥较常见病因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搏血量降低等,表现为突然晕厥、面色苍白、癫痫样抽搐、心率减慢或心音消失。在晕厥发生前可有心悸,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❷血管迷走发作性晕厥:此种为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常常在恐惧焦虑、情绪紧张、外伤、通气不良或长时间站立等情况下,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心脏搏动抑制和全身周围血管扩张,心脏输出量降低所致。表现为突然头昏、眼花、打哈欠、恶心、周身无力而倒地,意识丧失,经数秒钟可自行清醒。如在晕倒之前立即躺卧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❸排尿性晕厥:表现为排尿时或排尿后发生短暂的意识不清而倒地,多见于男性,在睡眠后起床小便时发生。 ❹脑源性晕厥: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广泛的脑血管闭塞等,临床表现除晕厥外尚有其它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❺其它:如颈动脉窦过敏,排便时晕厥,咳嗽性晕厥等。晕厥发作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在晕厥发作时应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产生晕厥的原因,给以相应的治疗。特别是要注意心源性晕厥的发生和治疗。对血管迷走发作性晕厥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服用谷维素等药物对避免晕厥发作可能有效。有排尿性晕厥发作的患者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及时排尿,最好采用坐位姿式排尿可能避免晕厥发作。值得注意的是:晕厥特别是老年人发生晕厥是非常危险的。晕厥可造成肢体或头部外伤,引起骨折或颅内血肿,甚至危及生命,故对于晕厥发作切不可等闲视之。 ☚ 老年人眩晕 昏迷 ☛ 晕厥syncope亦称昏厥。是由于脑组织一过性缺血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短暂的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不能保持姿势张力,以致不能维持站立而摔倒。常见于心血管疾病或脐部疾病患者,亦可由神经反射性因素引起。 晕厥yūnjué病症名。厥证之一。突然头晕仆倒、神志迷糊、肢冷的病症。《古今医案按·厥》: “今人所谓厥者, 乃晕厥耳, 亦兼手足逆冷, 而其重在神昏若死也。” 参见厥证条。 晕厥 晕厥本病系因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急起而又历时短暂的意识丧失过程。一般先有头昏、心慌、恶心、出冷汗、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和周身发软,随即意识不清而倒地,平卧后多能迅速清醒,遗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稍经休息多可恢复。病中一般不伴有抽搐、咬舌和尿失禁。但在短暂的意识不清过程中,可造成严重外伤、溺水、烫伤或其他意外事故。晕厥的病因较多,有时亦可为某些严重器质性病的早期表现。战时多由下述诸因引起。 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 ❶血管抑制性晕厥,又称一般性或普通晕厥。系由于各种刺激,如创伤、疼痛、外伤手术、恐惧、紧张、悲痛的消息、静注与针刺治疗等,反射性地引起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和血压下降,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易发生于过劳时。 ❷中暑晕厥,见于高温下作业或执勤过久时。多由于衣着过多过厚。通风不良或汗腺分泌障碍,引起躯体散热功能下降,体温升高,周围静脉扩张,血压下降和脑供血不足。 ❸直立性晕厥,常见于久病初愈、卧床较久、体质虚弱、过分疲劳、服用大量血管扩张药或交感神经节阻滞剂等患者,从平卧或蹲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时。因当时应有的立即性心跳加快和血压上升等正常神经反射功能发生缺陷,引起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心原性晕厥 ❶迷走神经反射亢进性晕厥,多由于战伤性气胸、胸腔穿刺或胸腹腔手术时对内脏的过分牵引等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和一过性心动过缓或暂停所致。 ❷阵发性心动过速性晕厥,系因心动过速造成心脏排血量锐减和脑供血不足所致。 ❸冠心病性晕厥,在战时,由于神经紧张、情绪激动,常易导致中、老年人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且多伴有心律失常,使心脏排血量降低,引起脑供血不足。当时除有典型的冠心病临床表现外,还有相应的心电图异常。 失血、失水性晕厥 多因战伤造成的突然大量失血,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突然大量失水,致使有效循环量骤减,引起脑供血不足。对疑有内出血的伤员更应提高警惕,晕厥往往可能为其最早期的表现之一。 剧咳性晕厥 多因遭受化学武器或浓烟等致咳物质的袭击,引起剧烈而持续的咳嗽,胸、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回心血量和心脏排出血量明显降低,从而引起脑部的供血不足所致。 疾跑性晕厥 在执勤或战斗中较长时间的疾跑,使大量血液流入下半身;再加过度换气,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和酸度下降,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和脑血管痉挛,而导致晕厥的发生。 排尿性晕厥 多发生于睡醒后起床排尿时或稍后的青年男性。由于排尿时腹盆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流入腹盆腔,以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反射性的心动过缓,从而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此类患者在发病时多无先兆不适,意识障碍一般短暂。 低血糖性晕厥 多因食物供应不足和缺食时间过长,或由其他功能性低血糖所引起。发病前常先有头昏、乏力、饥饿感或出汗等。静注葡萄糖或及时进食,意识可立即恢复。持久而严重的低血糖常可发生昏迷和抽搐。 根据本病临床特点,一般可予诊断,但其病因诊断常较困难,为此,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如发病诱因、起病缓急和持续时间,有无其他伴发症状,既往有无类似病史以及其他有关的既往病史,还须进行详细的查体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此外,尚需注意与癫痫小发作、休克、眩晕以及癔病等疾病鉴别。 晕厥发作时,应先使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裤带,一般休息片刻后常可自行苏醒。如意识恢复较慢,可针刺人中、内关和百会诸穴。血压过低者,可肌注麻黄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心动过缓者,可肌内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低血糖者,可静注葡萄糖。经上述处理后仍无效者,应注意排除其他严重器质性病的可能。如晕厥原因已经查明且能去除者,应及时进行病因治疗。如晕厥病因尚未查明,或虽已查明但一时尚难去除者,可进行对症处理,以免再次发作。 ☚ 外伤后晚期癫痫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
晕厥 ☚ 头痛 睡眠障碍 ☛
晕厥 晕厥晕厥(昏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多数是由于一时普遍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少数是由于脑部急性缺氧所致。晕厥发生时,因肌张力消失而倒地或不能维持正常姿势,意识丧失超过10~20秒可引起抽搐。 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为晕厥。晕厥的诊断依据是发作突然、意识丧失时间短、不能维持正常姿势或倒地,常伴有面色、血压、脉率及心率的改变,多于短时间内康复。发作时脑电图呈普遍性慢波,对确诊很有价值。 晕厥应与下列情况鉴别: ❶眩晕:呈旋转感或不稳感,无意识障碍。 ❷昏迷: 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较难恢复。 ❸休克:早期意识仍清醒,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更明显而持久。 ❹癫痫小发作:无诱因,不倒地,面色、血压及脉搏均无改变,发作及终止均较晕厥快,发作后即恢复原状,脑电图检查可见3周/秒的棘慢波。 ❺癫痫大发作:诱因不明显,血压与脉搏改变不大,抽搐历时较长,咬破舌头及尿失禁较多见,脑电图检查常出现棘波或尖波。 ❻癔病:发作无真正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较长,少跌倒,面色、血压与脉搏无明显改变,发作可因暗示而终止或加剧,脑电图检查无异常。 发病原理 正常脑血流量为每100g脑组织每分钟50~55ml。当脑血流量骤减至每100g脑组织每分钟30ml时可发作晕厥。引起脑血流量骤减的原因是血压急剧下降; 心排血量突然减少和供血给脑部的颅内动脉急性缺血。导致前两者的因素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减少、微动脉张力不足、循环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泵衰竭和植物神经调节障碍等。 病因 按晕厥的病因可分为: 反射性、心原性、脑原性及其他原因四类,其中以反射性晕厥最常见,心原性晕厥最严重。引起晕厥的病因见下表。
晕厥的病因分类 分类 | 病 因 | 反射性 | 血管减压性(单纯性)晕厥、直立性(体位性)低 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舌咽神经痛性晕 厥、吞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仰卧 位低血压综合征 | 心原性 | 严重心律失常、Q-T时间延长综合征、冠心病、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心房粘液瘤或心房巨大血 栓形成、主动脉瓣狭窄、原发性心肌病、心包填塞、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 脑原性 | 主动脉弓综合征、短暂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 病、偏头痛 | 其他 | 哭泣晕厥、换气过度综合征 |
反射性晕厥是由于体内调节血压与心率的反射弧受损所引起。反射弧包括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传入刺激、延髓内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传出冲动。心原性晕厥是由于心律失常、心排血的机械性阻塞、血氧饱和度低下等因素所致。脑原性晕厥则由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主动脉弓及其主支等动脉的病变,导致管腔狭窄、痉挛、阻塞而缺血引起,或由于颈部疾病或人为的压迫血管所引起,也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颅内急性缺血引起。 诊断步骤 须注意以下项目。 问诊 对晕厥病人须细询以下有关的病史。 (1) 性别与发病年龄:排尿性晕厥几乎全为男性患者,且多见于青壮年。单纯性晕厥多见于年青体弱的妇女。颈动脉窦性晕厥与原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常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先天性心脏病与Q-T间期延长综合征所致晕厥多见于儿童。咳嗽性晕厥好发于罹患慢性支气管疾病的老年人或百日咳患儿。 (2) 现病史:应仔细询问有无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循环系统病史,以及脑血管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病、颈椎病、癫痫等病史,心脏手术史,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史。药物治疗史如奎尼丁、洋地黄与锑剂等可引起心律失常导致心原性晕厥;氯丙嗪、奋乃静、左旋多巴、胍乙啶以及血管扩张剂等,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既往有无同样发作史,如单纯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或其他反射性晕厥发作。对儿童晕厥而有家族史者应注意Q-T间期延长综合征; 青壮年须注意原发性心肌病,患者可有家族病史。 (3) 发作诱因与场合:单纯性晕厥多有明显的诱因,常见者为疼痛、小手术、见出血、情绪不佳、恐惧、疲劳、闷热与拥挤的场所。排尿性晕厥发作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结束时,寒冷、饮酒后、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因。吞咽性晕厥的发作诱因是吞咽动作,尤易发生于吞咽苦、酸、辣、硬的食物以及饮用含碳酸氢钠的饮料。舌咽神经痛性晕厥的诱因多为舌咽神经痛。咳嗽性晕厥的诱因多为咳嗽与大笑。突然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可诱发颈动脉窦性晕厥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劳动或用力后可诱发某些类型的心原性晕厥(也称用力性晕厥),例如心脏机械性梗阻(心房粘液瘤或巨大血栓形成,人工心脏瓣膜功能不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法乐四联症所致的晕厥。用力也是严重脑血管闭塞的诱因。大量失血、失水、长期卧床常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Q-T时间延长综合征患者常因疲劳、焦虑、恐惧而诱发晕厥。 (4) 发作时的体位: 单纯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几乎全为直立位或坐位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多发生于从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时,或久站在一个固定位置(尤以在烈日下)时。妊娠后期孕妇或腹腔内巨大肿瘤患者仰卧位时,因下腔静脉受压、血液回流障碍,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晕厥。心原性晕厥发作一般与体位无关,Adams-Stokes综合征可在睡眠中发作。左心房粘液瘤有时因变换体位,致肿瘤嵌顿于二尖瓣口,堵塞血流而引起晕厥。脑性晕厥和换气过度综合征的发作则与体位无明显关系。 (5) 发作的前驱症状: 单纯性晕厥多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面色苍白、出汗、恶心、上腹不适、头晕、耳鸣、打呵欠等,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心原性晕厥多无前驱症状,但心脏机械性阻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心肌梗塞等所致的晕厥,可有短暂的前驱症状,如头晕、眼花、呼吸短促、窒息感、胸痛等。换气过度综合征常有较长时间的前驱症状,如头晕、面麻、面部针刺感、四肢发麻等。 体格检查 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面色: 显著苍白见于大多数反射性晕厥,尤其是单纯性晕厥。面色潮红见于某些脑性晕厥。紫绀见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法乐四联症、哭泣晕厥等。苍白兼紫绀见于奎尼丁晕厥、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2) 呼吸: 呼吸困难见于心脏机械性阻塞所致的晕厥。呼吸增快增强见于换气过度综合征。呼吸缓慢而带鼾音见于脑性晕厥。 (3) 血压: 血压显著下降见于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单纯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减压型及混合型)。某些脑性与心性晕厥也可出现血压降低。血压明显增高见于高血压脑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等。 (4) 脉搏、心率、心音: 心脏停搏或心率过慢 (慢于35~40次/分)、心动过速(快于150次/分),符合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例如Adams-Stokes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奎尼丁晕厥、冠心病所致晕厥等。心脏停搏或心动过缓也出现于颈动脉窦性晕厥(迷走型与混合型),有时见于吞咽性晕厥,偶发生于排尿性晕厥。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见于左心房粘液瘤与左心房血栓形成。心动过速也可见于低血容量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脉慢而弱是单纯性晕厥的特征。 (5) 其他: 发作时颈静脉怒张多见于心原性晕厥; 颈静脉塌陷多见于反射性晕厥。伴心前区痛者应高度警惕心肌梗塞。伴癫痫大发作者须考虑Adams-Stokes综合征。晕厥并出现短时的局限性神经体征应考虑脑性晕厥,如高血压脑病、短暂脑缺血发作;但如局灶性神经系体征持续时间长,则须考虑脑栓塞。晕厥伴眼底或(及)周围小动脉栓塞者,须考虑左心房粘液瘤或血栓形成。晕厥后即出现剧烈头痛,伴脑干损害体征(复视、面麻、吞咽与讲话轻度障碍、肢体麻木或无力、共济失调)者须考虑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晕厥患者伴明显的下肢静脉曲张,应考虑是否为直立性低血压。 实验室检查与器械检查 疑为脑动脉硬化者应作血脂定量、血粘稠度、眼底等检查。疑为颈椎病或颅底病变所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应作颈椎及头颅X线摄片。晕厥发作时脑电图表现为普遍性慢波,对晕厥的诊断,以及晕厥与癫痫大发作、小发作的鉴别很有帮助。疑为颈动脉窦晕厥时,可谨慎指压一侧颈动脉窦,如能诱发晕厥并在脑电图上显示普遍性慢波,即可确诊。如用普鲁卡因封闭一侧颈动脉窦后晕厥发作减少,也支持颈动脉窦晕厥的诊断。晕厥患者如有心律失常,立即作心电图描记,可明确心原性晕厥的诊断。心电示波监测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奎尼丁晕厥等有重要诊断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帮助很大。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作阿托品试验协助诊断。脑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X线脑扫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很有帮助。疑为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所致晕厥,须作体位血压试验以证实之。对疑为换气过度综合征的患者,于发作时作血气分析,如有呼吸性碱中毒表现,即可确定诊断。 ☚ 眩晕 惊厥 ☛
晕厥 晕厥晕厥(昏厥)系指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生于地面者称“地面晕厥”,出现于飞行中者为“空中晕厥”。晕厥在飞行人员中颇为常见。Lamb等(1960、1973)报道飞行学员和飞行人员的晕厥发生率分别为18~42%和37.4%。据一组调查资料(1974),我国飞行人员晕厥发生率为14.2%。空中晕厥可危及飞行安全,引起严重后果。 机理和原因 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但其发病机理不外乎: ❶广泛性脑缺血。 ❷局限性脑缺血。 ❸血液化学成分改变。 ❹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广泛性脑缺血是由于反射性或被动性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和循环血量减少等引起动脉血压急剧下降所致。反射性外周阻力降低可见于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减压型)、以及过度换气、加压呼吸、咳嗽和负加速度等所致的晕厥。被动性外周阻力降低可见于直立性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可由于冠心病、亚-斯二氏综合征、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二尖瓣狭窄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或者肺动脉高压、瓦尔萨瓦动作、正加速度、加压呼吸和剧烈咳嗽等引起静脉回流减少的心外原因所致。血液总量减少见于大量失血、脱水、烧伤等情况;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则见于排尿、尿潴留时导尿太快和大量快速抽胸、腹水等情况下。局限性脑缺血见于脑血管病(例如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偏头痛和高血压脑病等。血液化学成分改变是指在脑血流正常或甚至增加的情况下,脑代谢所必须的某些基本物质不足,例如低血氧和低血糖等,或内环境发生变化,如低碳酸血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外伤、脑肿瘤等均可引起晕厥。 诊断 晕厥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可由于许多原因引起。飞行人员发生晕厥后,应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常规和特种诊断方法检查,确定其原因。 确定晕厥的原因,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因查体和实验室检查通常多在病人已恢复后进行,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所致晕厥者外,很少能发现阳性结果。询问病史时应注意: ❶发作前的健康状况,曾否患病,有无失眠或过度疲劳等。 ❷在何种情况下发作,如发作时的体位等,与情绪、饮食、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当时有无外伤、出血、过度换气和发作性剧烈咳嗽等。 ❸有何先兆症状。 ❹发作时曾否跌倒,有无跌伤、痉挛及大小便失禁等,面部颜色,心率,意识丧失持续时间,恢复后有何症状,等等。若系空中晕厥,还应进一步了解下列情况: ❶飞行前饮食、睡眠情况,有无带病(感冒、腹泻等)或空腹、饱腹情况下飞行,飞行前曾否服用药物或饮酒等。 ❷是否间断飞行,飞行前的精神状态、技术准备情况和当天飞行量如何。 ❸是否带飞,晕厥出现前飞机的高度和速度以及飞机的状态如何,情绪是否过度紧张,有无过度换气,是否按规定穿抗荷服和使用供氧装备,做过何种对抗性动作。 ❹当日飞行科目为何,在何种飞行动作时出现晕厥,以及意识丧失持续时间。 ❺意识恢复后的症状,当时飞机有无掉高度以及返场着陆情况。 ❻飞行人员本人对晕厥的原因分析,同机人员及指挥人员的看法。 ❶返场后航空医生检查所见和对晕厥的原因分析。 为进行鉴别诊断,应作眼心反射和颈动脉窦过敏试验、立位耐力试验、空腹血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心电图和脑电图,摄胸部和头颅X线片。某些病例,特别是空中晕厥者,尚须酌情作前庭功能检查、诱发电位检查、脑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低压舱缺氧耐力试验、离心机加速度耐力试验和下体负压耐力试验等。 预防 为做好预防工作应强调以下几点: ❶做好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工作。 ❷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能引起飞行人员发生晕厥的各种疾病。 ❸消除可能引起晕厥的诱因,如饥饿、疲劳、过度换气和焦虑等。 ❹坚持体育锻炼,注意腹肌和下肢肌肉的锻炼。 ❺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缺氧和加速度耐力检查。 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定,禁止空腹和饱腹飞行,按规定正确使用抗荷及供氧装备。 ❼作特技时操作要柔和,避免粗猛动作,注意掌握正确对抗性动作要领,禁作持续瓦尔萨瓦动作,带飞时注意克服被动状态。 ❽对患易复发性晕厥的飞行人员应停飞。 医学鉴定 根据原因、疗效、预后、在空中有无复发倾向,并结合机种和职务等作出评定。如原发疾病治愈后不影响飞行工作,且系不易复发性晕厥或在空中无复发倾向者,可作出飞行合格结论;若系易复发性晕厥,特别在飞行中有复发倾向者,应评为飞行不合格。 (1) 地面晕厥:飞行人员地面晕厥的原因,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最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所致晕厥,除脑外伤、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可进行个别评定外,因原发疾病本身多影响飞行工作,且晕厥发作常无法预测,并可使飞行人员突然发生空中失能,对飞行安全威胁极大,故一般均应解除飞行职务。 ❶血管迷走性晕厥(普通或单纯性晕厥)。多于站立时发作,也可发生于取坐位时。可根据诱因、发作次数和复发的可能性,特别是飞行时复发的可能性进行评定。 ❷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分暂时性和慢性两类。暂时性直立性低血压系由于立位时血管舒缩机制障碍或使用某些药物所致。慢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属于慢性者,因疗效差,易复发,且原发疾病本身多影响飞行工作,确诊后即应作出飞行不合格结论。暂时性者,应查明原因或诱因,进行相应治疗后,痊愈者可评为飞行合格;若疗效差,或原发病本身影响飞行工作者,应评为飞行不合格。 ❸过度换气晕厥。过度换气本身很少引起晕厥,但如同时作瓦尔萨瓦动作或有其他负荷时,则可发生晕厥。须注意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并证明上述症状确系随意过度换气所致。如病因明确者应进行治疗,然后根据疗效决定能否恢复飞行。如系初次发作而未发现明显病因者,可评为飞行合格。反复发作者应停飞。 ❹排尿晕厥。发生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即刻。因飞行中不易发生,故可评为飞行合格。 ❺咳嗽晕厥。多于发作性剧烈干咳后发生。评定时应以原发疾病的鉴定结论为准。 ❻低血糖晕厥。血糖水平迅速下降至临界水平(40mg%)以下时,可引起头昏、眼花和精神错乱,并伴有出汗和震颤,甚至发生晕厥。常见于胰岛细胞瘤及大量输入葡萄糖之后。其评定应按原发疾病之鉴定原则。 (2)空中晕厥:空中晕厥的原因,除原有疾病因素外,还可由于某些飞行环境因素,例如缺氧、加速度、减压障碍等,亦可由饮酒后飞行、空晕病以及脑震荡等引起。 ❶由于原有疾病所致者,按原发病的鉴定原则作出结论。 ❷缺氧晕厥。评定时主要视其有无后遗症和是否影响飞行工作而定。 ❸加速度晕厥。下列情况下易发生: 作特技时动作较猛,骤然遭受负荷;被带飞时; 对抗性动作不正确;未按规定使用抗荷装备;间断飞行较久;体质差,曾发生地面晕厥或空中黑视频发者;此外,空腹或饱腹飞行、疲劳、睡眠不足、病后或带病飞行等。对加速度耐力不良所致晕厥的飞行人员,通过治疗和适当锻炼后仍无改善者,应降低机种或停飞。 ❹高空减压障碍所致晕厥。见于严重高空减压病、肺气压性损伤和高空胃肠胀气等。其评定主要以有无后遗症状和是否影响飞行工作而定。 ❺加压呼吸所致晕厥。对此类飞行人员,除压力过大所致者外,须作降低机种或停飞处理。 (3) 原因不明性晕厥:凡原因不明者,特别是飞行员曾发生空中晕厥者,因无从治疗和预防,也难以确定有无复发倾向,故一般不宜继续担任飞行工作。有的学者主张,对原因不明性晕厥,应设法取得证明材料,并进行包括脑电图、心电图和脑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在内的全面检查。如经各种检查仍未查明原因,且晕厥发生在近五年内,应评为飞行不合格。 ☚ 神经精神科检查和鉴定 神经症 ☛ 晕厥 晕厥syncope指突然发作的暂时性意识丧失。这种意识丧失主要是反映脑功能的短暂性障碍。脑功能主要取决于脑血流量。健康人的脑血流量每分钟约为45~50ml/100g,而维持人的意识水平所需最低限度脑血流量(即临界值)至少每分钟30ml/100g。当脑血流量减少至正常的50%~70%时,脑功能便无法维持正常,从而出现意识障碍,发生晕厥。晕厥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常为各种原发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见于: ❶能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致使血压突然下降的疾病; ❷可导致心排血量锐减或突然停止的疾病; ❸梗阻性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按病因不同,晕厥可分为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晕厥。根据发作特点,诊断晕厥并不困难,重要的是找出晕厥发生的原因,可进行神经系统诱发试验,心脏电生理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助于晕厥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肢端发绀症 反射性晕厥 ☛
晕厥 晕厥syncope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而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多有明确诱因,常见于较大儿童,久站后易发,发作时先有出汗、苍白和视觉障碍等症状,脑电图正常。 ☚ 习惯性阴部摩擦 睡眠障碍 ☛ 晕厥syncope 晕厥yūn jué❶syncope ❷fa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