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晏殊《清平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晏殊《清平乐》晏殊《清平乐》晏 殊
晏 殊 红笺小字①。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②。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③,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①红笺:用有红线格的绢纸写的信,一般指情书。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②鸿雁: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传说能够传书。③人面:代指恋人。 秋亭嘉树图 【元】 倪瓒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词为相思怀人之作,细致而凄婉地传达出主人公对情人的深切怀念和难以寄托的惆怅情怀。 上阕重在抒情,写作者面对音信难递的惆怅和真情得不到寄达的痛苦。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则包蕴了无数的情事和无限的情思。彩笺上写满了蝇头小字,词人平生的心意都尽情倾诉在这信笺之上。然而大雁高在云端,锦鱼潜藏水底,作者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向情人表达自己的情意,因此怅惘不已。古代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传说。据《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后来汉与匈奴和亲,向单于要回苏武,单于言苏武已死,汉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好承认苏武还活着,并将他送回汉朝。后来就以“雁足传书”称传递书信。古时传书,刻木为鲤鱼状,两片,中空,以藏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诗文中以鸿雁和鱼作为书信的传达者。晏殊词素以“翻用成语见长”(清李调元《雨村词话》),这种平常的表现手法经他用来,往往能叠彩出新,增加许多风致。因此,俞陛云称其:“言情深密处,全在‘红笺小字’。既鱼沉雁杳,欲寄无由,剩有流水斜阳,供人愁望耳。以景中之情作结束,词格甚高。”(《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阕由抒情过渡到写景。表面上写景,实则仍是表达深切的相思之情。主人公登楼独倚,向情人远去的方向眺望,然而唯见夕阳西下,远山遥对。“斜阳”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遥山恰对帘钩”写出了情人未还,帘钩闲挂,只有远山与自己相伴的凄苦状况。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也由此增加了一层。“绿波依旧东流”,如今只有景物依旧,而爱人的踪迹依然杳不可求,唯有相思之情,随着流水,悠悠东去而已。绿波东流在此也象征时光的无情流逝和主人公内心的幽深思念之情。“人面”两句化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诗意,凄清哀婉,给人以余思不尽之感。此外,“遥山”“绿波”又与上阕之鸿雁、游鱼相照应,显得意象蕴藉,意境浑成。 晏殊极善于即事言情和借景寄情,他通过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来反衬“人面不知何处”的孤寂情怀,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从思之不得到望之,又从望之不得到思之,极尽缠绵悱恻之能事。以淡景写浓愁,愈发显出全篇清远空灵、含蓄深隽、韵味悠长的艺术风格。(李飞跃) 集评 唐圭璋:“此首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一气舒卷,语浅情深。‘红笺’两句,述思念衷曲。‘鸿雁’两句,帐无从寄笺。下片,但写遥山绿波,而相思相望之情,其何能已。‘人面’句,从崔护诗化出。”(《唐宋词简释》) 晏殊《清平乐》《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①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②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③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④ 【注释】 ①红笺:即用朱丝栏写的信。朱丝栏是有红线格的绢纸。一般指情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长安有平康坊,为妓女所居之地。每年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②“鸿雁”句:古代传说鸿雁和鱼都能传递书信。“雁传书”之典出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单于胁降,苏武不屈,被幽;后徙北海,使其牧羊。及昭帝即位,汉匈和亲。汉求苏武,匈奴诡称已死。后来汉使复至匈奴,知苏武下落,对单于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苏武等在泽中。”单于只好承认苏武还活着,并送回汉朝。“鱼传书”之典出于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反用上面两个典故,言鸿雁和鱼都不能替自己传递书信。 ③帘钩:这里代指窗子。④“人面”句:语本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即是世传“人面桃花”故事之所本。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朝诗人崔护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庄居,有女子独倚小桃柯伫立,而意属殊厚。来岁清明,崔又往寻之,则门扃无人,因题此诗于左扉。旧时文人多用此典喻指所爱慕的女子未能再见。 【译文】 一张张精美的红笺,一行行清丽的小字,倾注着我对你深深的爱恋。大雁在辽阔的天空自在地飞翔,鱼儿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游玩,它们都不把我的书信向你递传,我这颗日夜思念着的心,怎能不惆怅万端。在斜阳的余辉中,我独自凭倚西楼,轩窗外,正是那一带连绵不断的群山。心上的人啊,此时你又在何处?碧绿的江水依然缓缓东流,却不见你那美丽的倩影归还。 【总案】 这首词抒发对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思念之情无以寄托的惆怅。词人善于借景抒情,以“青山长在”、“绿水长流”的自然景物的永恒,来反衬“人面不知何处”的凄楚情怀。写景淡远传神,且以淡景写浓愁,清远蕴藉,含蓄隽永。 晏殊《清平乐》《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③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④ 【注释】 ①金风: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幻,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②绿酒:古代土法酿酒,酒色黄绿,词人称之为绿酒。③紫薇、朱槿:均是植物名,夏秋间开花,色彩鲜艳,深秋逐渐凋谢。却照:正照。④银屏:屏风上以云母石等物镶嵌,洁白如银,故称银屏,亦称云屏。这里指摆放在床头的屏风。 【译文】 细细的秋风轻轻吹拂,茂密的梧桐树叶,一片一片,无声地坠落枝头。新酿的绿酒飘溢着芳香,品尝一杯就使人们的心儿醉透。傍着精致的小轩窗,在浓酣的酒意中渐渐睡熟。那曾经姹紫嫣红的紫薇、朱槿,枝头的花儿也朵朵凋零,在幽寂的庭院中显得那么消瘦,夕阳的余辉正默默地斜照着亭台阁楼。又到了双燕南归的时节,昨夜银屏内感到微微的寒意。 【集评】 清·先著、程洪:“情景相副,宛转关生,不求工而自合。宋初所以不可及也。”(《词洁辑评》卷一) 【总案】 这首词用精细的笔触,写淡淡的闲愁,通体玲珑淡雅,舒徐平缓,似乎毫不着力,而对景物的选择又极见匠心。“金风”、“落叶”、“残花”、“斜阳”,欲归之“双燕”,“微寒”之“银屏”,这些自然物象中,隐然含有节序更替、岁月流逝之感。但景物是细柔的,感叹也是幽微的,景象和心情和谐交融,意境清雅含蓄,情致柔婉动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