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晏几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21首 (词)宋·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 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 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 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词)宋· 旗亭西畔朝云住。 沉水香烟长满路。 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 妆成尽任秋娘妒。 袅袅盈盈当绣户。 临风一曲醉腾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词)宋· 斑骓路与阳台近,前度无题初借问。 暖风鞭袖尽闲垂,微月帘栊曾暗认。 梅花未足凭芳信,弦语岂堪传素恨。 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 (词)宋· 轻风拂柳冰初绽,细雨销尘云未散。 红窗青镜待妆梅,绿陌高楼催送雁。 画罗歌扇金蕉盏,记得寻芳心绪惯。 凤城寒尽又飞花,岁岁春光常有限。 (词)宋· 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词)宋·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词)宋· 红绡学舞腰肢软,巧织舞衣宫样染。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露桃宫里随歌管,一曲霓裳红日晚。 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 (词)宋· 芳年正是香英嫩,天与娇波长入鬓。 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 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 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词)宋·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词)宋· 雕鞍好为莺花住。 占取东城南陌路。 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 宁负虚名身莫负。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词)宋· 一尊相遇春风里,诗好似君人有几。 吴姬十五语如弦,能唱当时楼下水。 良辰易去如弹指,金盏十分须尽意。 明朝三丈日高时,共拚醉头扶不起。 (词)宋· 清歌学得秦娥似,金屋瑶台知姓字。 可怜春恨一生心,长带粉痕双袖泪。 从来懒话低眉事,今日新声谁会意。 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 (词)宋· 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 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夜凉水月铺明镜,更看娇花闲弄影。 曲终人意似流波,休问心期何处定。 (词)宋·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 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 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 又应添得几分愁,二十五弦弹未尽。 (词)宋· 离鸾照罢尘生镜。 几点吴霜侵绿鬓。 琵琶弦上语无凭,豆䓻梢头春有信。 相思拚损朱颜尽。 天若多情终欲问。 雪窗休记夜来寒,桂酒已销人去恨。 (词)宋· 采莲时候慵歌舞,永日闲从花里度。 暗随蘋末晓风来,直待柳梢斜月去。 停桡共说江头路,临水楼台苏小住。 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 (词)宋·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词)宋·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 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衫歌未遍。 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 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 (词)宋· 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 小颦微笑尽妖娆,浅注轻匀长淡净。 手挼梅蕊寻香径,正是佳期期未定。 春来还为个般愁,瘦损宫腰罗带剩。 (词)宋· 当年信道情无价,桃叶尊前论别夜。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 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 共1首 (词)宋·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 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 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流水西东。 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 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 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共21首 (词)宋·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檐归燕尚迟留。 靥朱眉翠喜清秋。 风意未应迷狭路,灯痕犹自记高楼。 露花烟叶与人愁。 共26首 (词)宋· 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 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 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 试拂香茵,留解金鞍睡过春。 (词)宋·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词)宋· 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 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若问如今,也似当时着意深。 (词)宋· 心期昨夜寻思遍,犹负慇勤。 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须知枕上尊前意,占得长春。 寄语东邻,似此相看有几人。 (词)宋· 花前独占春风早,长爱江梅。 秀艳清杯,芳意先愁凤管催。 寻香已落闲人后,此恨难裁。 更晚须来,却恐初开胜未开。 (词)宋· 昭华凤管知名久,长闭帘栊。 闻道春慵,方倚庭花晕脸红。 可怜金谷无人后,此会相逢。 三弄临风,送得当筵玉盏空。 (词)宋· 宜春苑外楼堪倚,雪意方浓。 雁影冥濛,正共银屏小景同。 可无人解相思处,昨夜东风。 梅蕊应红,知在谁家锦字中。 (词)宋· 湘妃浦口莲开尽,昨夜红稀。 懒过前溪,闲舣扁舟看雁飞。 去年谢女池边醉,晚雨霏微。 记得归时,旋折新荷盖舞衣。 (词)宋· 花时恼得琼枝瘦,半被残香。 睡损梅妆,红泪今春第一行。 风流笑伴相逢处,白马游缰。 共折垂杨,手捻芳条说夜长。 (词)宋· 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 曲水兰船,忆伴飞琼看月眠。 黄花绿酒分携后,泪湿吟笺。 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词)宋· 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 几处雕阑。 一夜风吹杏粉残。 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乾。 莫信朝寒。 明日花前试舞看。 (词)宋· 征人去日殷勤嘱,莫负心期。 寒雁来时,第一传书慰别离。 轻风织就机中素,泪墨题诗。 欲寄相思,日日高楼看雁飞。 (词)宋·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月青楼。 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应嫌衫袖前香冷,重傍金虬。 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 (词)宋·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 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词)宋· 春风不负年年信,长趁花期。 小锦堂西,红杏初开第一枝。 碧箫度曲留人醉,昨夜归迟。 短恨凭谁,莺语殷勤月落时。 (词)宋· 秋来更觉销魂苦,小字还稀。 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 南楼把手凭肩处,风月应知。 别后除非,梦里时时得见伊。 (词)宋· 谁将一点凄凉意,送入低眉。 画箔闲垂,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 准拟相思,还是窗间记月时。 (词)宋· 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 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 知音敲尽朱颜改,寂寞时情。 一曲离亭,借与青楼忍泪听。 (词)宋· 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 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 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 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词)宋· 日高庭院杨花转,闇淡春风。 莺语惺愡,似笑金屏昨夜空。 娇慵未洗匀妆手,闲印斜红。 新恨重重,都与年时旧意同。 共26首 (词)宋·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 (词)宋· 西楼月下当时见,粉泪偷匀。 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 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词)宋· 前欢几处笙歌地,长负登临。 月幌风襟,犹忆西楼着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 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词)宋· 年时此夕东城见,欢意匆匆。 明日还重,却在楼台缥缈中。 垂螺拂黛清歌女,曾唱相逢。 秋月春风,醉枕香衾一岁同。 (词)宋· 当时月下分飞处,依旧凄凉。 也会思量,不道孤眠夜更长。 泪痕揾遍鸳鸯枕,重绕回廊。 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 (词)宋·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 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 试拂幺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共2首 (词)宋· 绿遍西池。 梅子青时。 尽无端、尽日东风恶,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 应是行云归路,有闲泪、洒相思。 想旗亭、望断黄昏月,又依前误了,红笺香信,翠袖欢期。 (词)宋· 酌酒殷勤。 尽更留春。 忍无情、便赋馀花落,待花前细把、一春心事,问个人人。 莫似花开还谢,愿芳意、且长新。 倚娇红、待得欢期定,向水沉烟底,金莲影下,睡过佳辰。 共2首 (词)宋·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 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 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 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词)宋· 梅梢已有,春来音信,风意犹寒。 南楼暮雪,无人共赏,闲却玉阑干。 殷勤今夜,凉月还似眉弯。 尊前为把,桃根丽曲,重倚四弦看。 共2首 (词)宋· 年光正似花梢露。 弹指春还暮。 翠眉仙子望归来,倚遍玉城珠树。 岂知别后,好风良月,往事无寻处。 狂情错向红尘住。 忘了瑶台路。 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 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 (词)宋· 街南绿树春饶絮。 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 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共2首 (词)宋· 风梢雨叶,绿遍江南岸。 思归倦客,寻芳来最晚。 酒边红日初长,陌上飞花正满。 凄凉数声弦管。 怨春短。 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 鱼笺锦字,多时音信断。 恨如去水空长,事与行云渐远。 罗衾旧香馀暖。 (词)宋· 烟条雨叶,绿遍江南岸。 思归倦客,寻芳来较晚。 岫边红日初斜,陌上飞花正满。 凄凉数声羌管。 怨春短。 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 蛮笺锦字,多时鱼雁断。 恨随去水东流,事与行云共远。 罗衾旧香犹暖。 共2首 (词)宋· 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 遥想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 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并,人与花争莹。 (词)宋· 小春花信日边来,未上江梅先坼。 今岁东君消息,还自南枝得。 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 一自故溪疏隔,肠断长相忆。 共2首 (词)宋· 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 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 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 绿江春水寄书难,携手佳期又晚。 (词)宋· 南苑垂鞭路冷,西楼把袂人稀。 庭花犹有鬓边枝,且插残红自醉。 画幕凉催燕去,香屏晓放云归。 依前青枕梦回时,试问闲愁有几。 共3首 (词)宋· 雪残风信,悠飏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 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 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 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词)宋· 日高春睡,唤起懒装束。 年年落花时候,惯得娇眠足。 学唱宫梅便好,更暖银笙逐。 黛蛾低绿。 堪教人恨,却似江南旧时曲。 常记东楼夜雪,翠幕遮红烛。 还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阴促。 曾笑阳台梦短,无计怜香玉。 此欢难续。 乞求歌罢,借取归云画堂宿。 (词)宋·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 不消红蜡。 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共3首 (词)宋·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 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词)宋· 长杨辇路,绿满当年携手处。 试逐春风,重到宫花花树中。 芳菲绕遍,今日不如前日健。 酒罢凄凉,新恨犹添旧恨长。 (词)宋·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 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 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 共3首 (词)宋· 凭江阁,看烟鸿,恨春浓。 还有当年闻笛泪,洒东风。 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 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 (词)宋· 春罗薄,酒醒寒,梦初残。 欹枕片时云雨事,已关山。 楼上斜日阑干,楼前路、曾试雕鞍。 拚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 (词)宋· 花阴月,柳梢莺,近清明。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红笺纸、小砑吴绫。 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共3首 (词)宋· 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 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销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 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词)宋· 烟柳长堤知几曲,一曲一魂消。 秋水无情天共遥,愁送木兰桡。 熏香绣被心情懒,期信转迢迢。 记得来时倚画桥,红泪满鲛绡。 (词)宋·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 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 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 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共3首 (词)宋· 海棠风横,醉中吹落,香红强半。 小粉多情怨杨花,仔细把、残春看。 一抹浓檀秋水畔,缕金衣新换。 鹦鹉杯深艳歌迟,更莫放、人肠断。 (词)宋·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撚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词)宋· 采莲舟上,夜来陡觉,十分秋意。 懊恼寒花暂时香,与情浅、人相似。 玉蕊歌清招晚醉,恋小桥风细。 水湿红裙酒初消,又记得、南溪事。 共5首 (词)宋·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词)宋· 雕梁燕去,裁诗寄远,庭院旧风流。 黄花醉了,碧梧题罢,闲卧对高秋。 繁云破后,分明素月,凉影挂金钩。 有人凝澹倚西楼,新样两眉愁。 (词)宋· 绿勾阑畔,黄昏淡月,携手对残红。 纱窗影里,朦腾春睡,繁杏小屏风。 须愁别后,天高海阔,何处更相逢。 幸有花前,一杯芳酒,欢计莫匆匆。 (词)宋·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 南桥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 当年此处,闻歌殢酒,曾对可怜人。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 (词)宋·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 共5首 (词)宋· 碧水东流,谩题凉叶津头寄。 谢娘春意。 临水颦双翠。 日日骊歌,空费行人泪。 成何计。 未如浓醉。 闲掩红楼睡。 (词)宋·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 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 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 (词)宋·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词)宋· 明日征鞭,又将南陌垂杨折。 自怜轻别,拚得音尘绝。 杏子枝边,倚遍阑干月。 依前缺,去年时节,旧事无人说。 (词)宋· 湖上西风,露花啼处秋香老。 谢家春草,唱得清商好。 笑倚兰舟,转尽新声了。 烟波渺,暮云稀少,一点凉蟾小。 共5首 (词)宋·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 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 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词)宋·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词)宋·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鸾孤,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词)宋· 晚妆长趁景阳钟,双蛾著意浓。 舞腰浮动绿云秾,樱唇半点红。 怜美景,惜芳容,沉思暗记中。 春寒帘幕几重重,杨花尽日风。 (词)宋· 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 去时庭树欲栖鸦。 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妆华,青骊信又差。 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 共21首 (词)宋· 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词)宋· 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 凤楼争见路旁情。 (词)宋· 铜虎分符领外台,五云深处彩旌来。 春随红旆过长淮。 千里裤襦添旧暖,万家桃李间新栽。 使星回首是三台。 (词)宋· 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 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 相逢还解有情无。 (词)宋·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换绛仙螺。 最难加意为颦多。 几处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 远山低尽不成歌。 (词)宋· 闲弄筝弦懒系裙,铅华消尽见天真。 眼波低处事还新。 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 可怜虚度琐窗春。 (词)宋· 卧鸭池头小苑开,暄风吹尽北枝梅。 柳长莎软路萦回。 静避绿阴莺有意,漫随游骑絮多才。 去年今日忆同来。 (词)宋·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 露花犹有好枝开。 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 尽须珍重掌中杯。 (词)宋· 绿柳藏乌静掩关。 鸭炉香细琐窗闲。 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欲寻双叶寄情难。 (词)宋· 一样宫妆簇彩舟。 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 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 (词)宋· 已拆秋千不奈闲。 却随胡蝶到花间。 旋寻双叶插云鬟。 几摺湘裙烟缕细,一钩罗袜素蟾弯。 绿窗红豆忆前欢。 (词)宋·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词)宋· 楼上灯深欲闭门,梦云归去不留痕。 几年芳草忆王孙。 向日阑干依旧绿,试将前事倚黄昏。 记曾来处易消魂。 (词)宋·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渭城丝雨劝离杯。 欢意似云真薄倖,客鞭摇柳正多才。 凤楼人待锦书来。 (词)宋· 小杏春声学浪仙,疏梅清唱替哀弦。 似花如雪绕琼筵。 腮粉月痕妆罢后,脸红莲艳酒醒前。 今年水调得人怜。 (词)宋·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 落英飞絮冶游天。 南陌暖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 赏心多是酒中仙。 (词)宋· 翠阁朱阑倚处危。 夜凉闲捻彩箫吹。 曲中双凤已分飞。 绿酒细倾消别恨,红笺小写问归期。 月华风意似当时。 (词)宋· 浦口莲香夜不收,水边风里欲生秋。 棹歌声细不惊鸥。 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 可堪题叶寄东楼。 (词)宋·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词)宋· 床上银屏几点山,鸭炉香过琐窗寒。 小云双枕恨春闲。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那回分袂月初残。 共8首 (词)宋·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按:此词一作晁补之所作。 (词)宋·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脸红凝露学娇啼。 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词)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词)宋·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艳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词)宋·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 玉楼深处绮窗前。 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沉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 绿娇红小正堪怜。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词)宋·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绿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词)宋· 浅浅馀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 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 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词)宋·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共9首 (词)宋· 春风未放花心吐,尊前不拟分明语。 酒色上来迟,绿须红杏枝。 今朝眉黛浅,暗恨归时远。 前夜月当楼,相逢南陌头。 (词)宋· 莺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 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 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 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词)宋· 香莲烛下匀丹雪,妆成笑弄金阶月。 娇面胜芙蓉,脸边天与红。 玳筵双叠鼓,唤上华茵舞。 春浅未禁寒,暗嫌罗袖宽。 (词)宋· 来时杨柳东桥路,曲中暗有相期处。 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 却寻芳草去,画扇遮微雨。 飞絮莫无情,闲花应笑人。 (词)宋· 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 花月镜边人,浅妆匀未成。 佳期应有在,试倚秋千待。 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词)宋·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词)宋· 个人轻似低飞燕,春来绮陌时相见。 堪恨两横波,恼人情绪多。 长留青鬓住,莫放红颜去。 占取艳阳天,且教伊少年。 (词)宋· 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 犹记旧相逢,淡烟微月中。 玉容长有信,一笑归来近。 怀远上楼时,晚云和雁低。 (词)宋·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 还恐谩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 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 共13首 (词)宋·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词)宋· 一分残酒霞,两点愁蛾晕。 罗幕夜犹寒,玉枕春先困。 心情剪綵慵,时节烧灯近。 见少别离多,还有人堪恨。 (词)宋·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卧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词)宋·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 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词)宋· 轻匀两脸花,淡埽双眉柳。 会写锦笺时,学弄朱弦后。 今春玉钏宽,昨夜罗裙皱。 无计奈情何,且醉金杯酒。 (词)宋·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 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 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词)宋·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词)宋· 红尘陌上游,碧柳堤边住。 才趁彩云来,又逐飞花去。 深深美酒家,曲曲幽香路。 风月有情时,总是相思处。 (词)宋·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词)宋· 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 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 游子不堪闻,正是衷肠事。 (词)宋·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词)宋· 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 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 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 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 (词)宋· 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 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 垂泪送行人,湿破红妆面。 玉指袖中弹,一曲清商怨。 共18首 (词)宋·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 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 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词)宋· 红英落尽,未有相逢信。 可恨流年凋绿鬓,睡得春酲欲醒。 钿筝曾醉西楼,朱弦玉指梁州。 曲罢翠帘高捲,几回新月如钩。 (词)宋· 笙歌宛转,台上吴王宴。 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 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 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 (词)宋· 寒催酒醒,晓陌飞霜定。 背照画帘残烛影,斜月光中人静。 锦衣才子西征,万重云水初程。 翠黛倚门相送,鸾肠断处离声。 (词)宋·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词)宋· 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 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 都把旧时薄倖,只消今日无情。 (词)宋· 么弦写意,意密弦声碎。 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 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词)宋· 莺来燕去,宋玉墙东路。 草草幽欢能几度,便有系人心处。 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 一点厌厌谁会,依前凭暖阑干。 (词)宋·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词)宋· 春云绿处。 又见归鸿去。 侧帽风前花满路。 冶叶倡条情绪。 红楼桂酒新开。 曾携翠袖同来。 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 (词)宋· 波纹碧皱,曲水清明后。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 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词)宋· 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词)宋· 暂来还去,轻似风头絮。 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月华却到朱门。 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词)宋·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词)宋· 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 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 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 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词)宋· 可怜娇小,掌上承恩早。 把镜不知人易老,欲占朱颜常好。 画堂秋月佳期,藏钩赌酒归迟。 红烛泪前低语,绿笺花里新词。 (词)宋· 双纹彩袖,笑捧金船酒。 娇妙如花轻似柳,劝客千春长寿。 艳歌更倚疏弦,有情须醉尊前。 恰是可怜时候,玉娇今夜初圆。 (词)宋· 心期休问,只有尊前分。 勾引行人添别恨,因是语低香近。 劝人满酌金钟,清歌唱彻还重。 莫道后期无定,梦魂犹有相逢。 共1首 (词)宋· 楚乡春晚。 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销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共1首 (词)宋· 一曲画楼钟动,宛转歌声缓。 绮席飞尘满,更少待、金蕉暖。 细雨轻寒今夜短,依前是、粉墙别馆。 端的欢期应未晚,奈归云难管。 共1首 (词)宋· 危楼静锁,窗中远岫,门外垂杨。 珠帘不禁春风度,解偷送馀香。 眠思梦想,不如双燕,得到兰房。 别来只是,凭高泪眼,感旧离肠。 共1首 (词)宋· 莲叶雨,蓼花风,秋恨几枝红。 远烟收尽水溶溶,飞雁碧云中。 衷肠事,鱼笺字,情绪年年相似。 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 共1首 (词)宋·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 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共1首 (词)宋·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共1首 (词)宋· 莫唱阳关曲。 泪湿当年金缕。 离歌自古最消魂,于今更在魂销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 不系行人住。 人情却似飞絮。 悠扬便逐春风去。 共1首 (词)宋· 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候好。 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长安道。 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艳阳轻过了。 倦客登临,暗惜光阴恨多少。 楚天渺。 归思正如乱云,短梦未成芳草。 空把吴霜鬓华,自悲清晓。 帝城杳。 双凤旧约渐虚,孤鸿后期难到。 且趁朝花夜月,翠尊频倒。 共1首 (词)宋·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 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共1首 (词)宋·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 今年老去年。 共1首 (词)宋·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 掩深宫、团扇无绪。 记得当时,自剪下、机中轻素。 点丹青、画成秦女。 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 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 倚幺弦、恨长难诉。 共1首 (词)宋·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 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 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共1首 (词)宋·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 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 浅情人不知。 共21首 (词)宋·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与怀春风味早。 画眉匀脸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称小。 东城杨柳西城草,会合花期如意少。 思量心事薄轻云,绿镜台前还自笑。 共7首 (词)宋· 渌水带青潮。 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 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 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 若比银河路更遥。 (词)宋·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 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 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 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 便是无情也断肠。 (词)宋·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 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 只恐多时不似初。 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 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 共结因缘久远无。 (词)宋·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 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谩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还是凉生玉枕时。 (词)宋·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 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记得攀条话别离。 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 一点愁心入翠眉。 (词)宋· 小蕊爱春风。 日日宫花花树中。 恰向柳绵撩乱处,相逢。 笑靥旁边心字浓。 归路草茸茸。 家在秦楼更近东。 醒去醉来无限事,谁同。 说著西池满面红。 (词)宋·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 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 待得清霜满画栏。 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 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 恼乱心情半被闲。 晏几道 晏几道1030 ?—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之子。性狷介,不肯依傍权贵,又放纵不羁,常留连于歌酒之中,故一生仕宦偃蹇,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所作词工于言情,写自己与歌女的感情,真挚凄婉,某些作品能真切表现歌妓的痛苦心理。语言清丽优美,善于以景物描写渲染抒情氛围,颇多佳作。有《小山词》。 ☚ 王安石 王令 ☛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词人。晏殊之幼子,与父并称“二晏”,人称“小晏”。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开封府推官等。熙宁中因郑侠《流民图》一案受到牵连,后自郑家搜得其诗,为神宗所赏识,遂得释。有《小山词》一卷,存词二百五十六首。 晏几道 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州(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出身宦门,然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性情孤傲耿介,不肯趋从时俗,仕宦逆蹇。熙宁七年(1074),因郑侠上书请罢新法,曾牵连入狱。元丰五年(1082),始监颍昌府许田镇,又为乾宁军通判,开封府推官,后退职家居。生平遭遇变故,饱谙世态炎凉。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工词,尤善小令,文字晓畅清丽,多感伤之作,凄婉动人,后人不无推崇。明毛晋认为“晏氏父子,真足追配李氏父子(李璟、李煜)”甚至认为“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夏敬观)著有《小山词》。 晏几道 晏几道叔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宋·王灼《碧鸡漫志》) ☚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 晏几道 晏几道生卒年不详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监颖昌许田镇,为开封府推官,年未至乞退,闲居京师赐第,不践权贵门。能诗文,尤工词,为北宋大家,有《小山词》行世,自序云:“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黄庭坚序其词则云:“晏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乃独嬉弄于乐府之馀,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晏殊)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途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词风典雅清隽,慨叹情深,轻柔流丽中饶有迷离婉曲之致,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叔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夏敬观《评小山词跋尾》云:“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山谷谓为‘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未足以尽之也。” ☚ 陈偕 王观 ☛ 晏几道 092 晏几道1030? —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生卒年不详。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号称“二晏”。他政治上一直不得志,晚年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他是当时专力写词的一个作家。性格痴绝,写作态度十分认真,内容多为恋爱生活和歌女形象。其词追步花间,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清丽宛转如明珠走于玉盘,并于明白晓畅、浑成旖旎中,含有沉挚悲凉之感。他善于融前人诗句入词,有时显得比原作更好。如[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五代翁竑《春残》诗句,又是一番造境。著有 《小山词》。 ☚ 王安石 苏轼 ☛ 晏几道 晏几道生卒年不详Yan Jidao宋代词人。字叔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子。一生落拓不羁,生活贫困。他的词主要写男女悲欢离合,感情真挚深沉,许多地方融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朋友之间的“意中事”。他的作品多数是令词,在体制和风格上均与《花间词》相近。他善于以前人诗句融入词,语言清丽宛转,富于韵味。词集名《小山词》。 ☚ 王安石 沈括 ☛ 晏几道 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生卒年不详。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是宰相晏殊第七子,任过颖昌许田镇监官,后为开封府推官。他出身贵族,才名卓著,狂放天真,傲视权贵,一生失意,晚年因《流民图》一 事牵连入狱,获释后更穷愁潦倒。后世传有《小山词》。他能文善词,与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晏几道创作态度严肃,称自己作品为 “补亡”,即 “补乐府之亡”。他的词存250多首,只有3首长调,可以说是北宋专攻小令的作家。内容上多局限于对爱情的回忆,感情真挚缠绵,冯煦称他为 “古之伤心人”。他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都是名作。他的不少感叹人生失意之作,都善于以典型环境来抒发感情,音调和谐婉转,文字清丽优美,是宋代婉约词代表作家,成就和造诣都超过他的父亲。 ☚ 秦观 晏殊 ☛ 晏几道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 (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职。词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有《小山词》1卷。其词多写男女情事,未能摆脱艳科余习。其中描写歌伎舞女之作,笔下时常流露出同情,感情也较真挚。《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代表了其哀婉缠绵的词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其名句。 ☚ 王安石 王令 ☛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 人。晏殊第七子。曾任颖昌府许田镇监。晚年家境中落,词多伤感情调。描写恋情,风格婉约,较为真切。著有《小山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