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馆大学士官名。见“昭文馆”。 昭文馆大学士馆职名。
职源与沿革唐神龙元年(705)始置(《新唐书·百官志》2)。宋建隆元年二月由弘文馆大学士改称昭文馆大学士(《分纪》卷15《昭文馆·大学士》)。熙宁九年十月二十三日罢,不再复置(《玉海》卷165《建隆昭文馆》)。
职能为首相所带职名,昭文馆内实无此职事(《宋宰辅》卷1,建隆元年二月乙亥)。
品位三馆职名中地位最高者,位于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之上(《春明退朝录》上)。
简称昭文。《春明退朝录》上:“本朝置二相,昭文、修史,首相领焉;集贤,次相领焉。”《宋宰辅》卷5,皇祐五年闰七月壬申:“陈执中进昭文相,……授行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
省称❶编校昭文书籍。《宋史·沈括传》:“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麟台残本》卷1:“大理评事赵彦若编校昭文馆书籍。” ❷编校官。《梦溪笔谈》卷1:“嘉祐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给吏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