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春秋战国饮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大变革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农、牧、渔、酿造各业的发展,尤其是炼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对饮食加工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❶廉价、实用的铁制炊具的广泛应用。青铜食具和酒器加工更为精美。
❷烹饪原料和调味料种类的日益增多。又更注意选料,重视加工,讲究五味调和。
❸总结了一定的烹饪经验和理论。这个时期出现的《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最早的饮食理论著作。书中对原料的选择,调味的要求,火候、水质的掌握,烹饪加工原则都有精辟见解。如:“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内经·素问》中提倡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后世的营养学奠定了基础。
❹烹饪技术的熟练和增多,出现了如齐国易牙等一代名厨和许多美味佳肴与风味食品。
❺出现了繁荣的饮食和食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