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秋决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秋决事一卷。汉董仲舒 (详见 《春秋繁露》)撰,清马国翰辑。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既老病致仕,朝廷如有大议,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到他家中去询问,他的论对“皆有明法”。《汉书·艺文志》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王充《论衡》说“董仲舒表《春秋》之义,稽合于律,无乖异者”。《后汉书·应劭传》也说,朝廷常遣张汤向董仲舒询问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一百二十三事,“动以经对”。《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董仲舒《春秋决狱》十卷。《崇文总目》作《春秋决事比》,说只存七十八事。该书久佚。清马国翰从《礼记正义》、《通典》、《艺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八节,编为一卷。大体上主张任德不任刑,以经术附会刑法,援礼入法,倡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该书开汉代以《春秋》断狱的先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书除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外,还有王谟《汉魏遗书钞》辑本、黄奭《汉学堂丛书》及《黄氏逸书考》辑本(名为《公羊治狱》)、洪颐煊《经典集林》辑本(刊入《问经堂丛书》,题为《春秋决狱》),俱为一卷。 春秋决事书名。亦题为《春秋决狱》,《董修春秋决狱》、《公羊董仲舒治狱》。《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类著录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佚亡。清人王谟、马国翰、洪颐煊各有辑本。董仲舒晚年病休,朝廷每有政议,常遣廷尉张汤亲自其家征询意见。董仲舒以公羊春秋学为依据相对,于是作此书,凡二百三十二事。此书以《春秋》为依据阐发封建宗法伦理以论定刑罚。如说,甲拾道旁弃儿养之以为子。乙长大成人后杀人犯罪,甲藏匿乙。当何论?《春秋决事》认为,乙虽非甲生,已有父子关系,“《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而不当坐”。又如,妻见父殴母而杀夫,当何论?《春秋决事》依公羊传说,妻为姑讨夫,犹武王为天诛纣,无罪。又如,甲、乙二人相斗,甲之子以佩刀刺乙而误杀其甲,当何论?《春秋决事》认为,子本非欲杀父,当“原心赦而不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