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柳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柳社 春柳社1906年冬成立于日本东京的综合性艺术团体。包括戏剧、诗歌、美术、音乐等部门,而以戏剧活动为主。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他们受日本新派剧和国内民主思潮的影响,较正规地介绍欧洲式的话剧。1907年,曾孝谷根据林纾翻译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成七幕话剧,在留日学生中演出时引起轰动。辛亥革命后,他们在上海组织新剧同志会,演出《家庭恩怨记》《不如归》《猛回头》《社会钟》《热泪》《鸳鸯剑》等,深受观众欢迎。1915年解散。 ☚ (一)社团 申酉会 ☛ 春柳社 清末综合性艺术团体。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冬由曾孝谷、李叔同发起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有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以“改良戏曲,转移风气,开通智识,鼓舞精神”为宗旨。分戏剧、音乐、诗歌、绘画等部门。曾公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据《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热血》等话剧,辛亥革命后迁回国内,以“春柳剧场”、“新剧同志会”名称,在上海、无锡、长沙公演《社会钟》、《家庭恩仇记》等剧目,倾向为民族民主革命服务。后因新剧日益脱离现实,于1915年解散。 春柳社 288 春柳社综合性艺术团体。1906年冬成立于日本东京,以戏剧为主,含音乐、诗歌、绘画诸科。系中国早期话剧的(新剧)的第一个演出团体。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哀等留日学生,后来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亦加入。1907年,在日本公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 辛亥革命后,用“新剧同志会”、“新桠剧场”名称在上海、无锡、长沙等地公演《社会钟》、《家庭恩怨记》等,表现了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的愿望。1915年解散。 ☚ 三庆会 易俗社 ☛ 春柳社 春柳社chunliu she中国现代文学社团。1907年由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的我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演出团体,包括戏剧、音乐、诗歌、美术等部门,而以戏剧为主。开始由学美术的曾孝谷、李息霜(即李叔同)、唐肯等,在东京演出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第三幕,随后便成立了春柳社,接着又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陆镜若、谢抗白等参加,并正式排演了根据林纾的翻译小说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大获成功。其后部分成员回国,使春柳社一度受到影响,但欧阳予倩、陆镜若于1908年组织申酉会剧社,演出都德名作《热血》获得更大成功。1911年辛亥革命后,欧阳予倩等人回国,用“春柳剧社”的名称在上海、无锡、长沙等地公演《社会中》、《家庭恩怨记》、《猛回头》等,表现了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愿望。和《黑奴吁天录》一样,这些改编剧本的内容大都紧密地结合时代的要求,或者反抗民族压迫,或者揭露社会黑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在它的影响下,各地的话剧运动随着兴起。1913年袁世凯称帝后,话剧团体多被解散,而1914年春柳社主要负责人陆镜若的去世则宣告这个团体的结束;随后一段时间,其中部分成员堕落变质,使得话剧也日趋腐败,一度蒙上了不好的名声。不过,春柳社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开山”作用,已为公众所承认。 ☚ 南国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春柳社 春柳社现代话剧团体。1906年冬在日本东京成立。开始以戏剧为主,还包括音乐、诗歌、美术等。主要成员都是留日学生,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若、吴我尊和唐肯等。从1907年起,在日本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成为中国话剧演出的开始。春柳社成为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辛亥革命后,其成员陆续回国,以“春柳剧场”的名称在上海、无锡、长沙等地演出,为中国戏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思想战线上有力地支持了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 ☚ 南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春柳社Chun liu SheSpring Willow Club (founded by a group of Chinese students who were studying in Tokyo,aimed at researching on literature and arts,main members including Ouyang Yuqian,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