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八尺岭机场
湖南省最早修建的民用运输机场,始建于民国18年 (1929) 9月。后经多次扩建。民国23年(1934)该机场建成长1650米,北面宽900米,南面宽300米,面积99万余平方米; 有跑道1条,长1505米、宽50米、厚0.3米; 副跑道1条、长1485米、宽31米、厚0.3米; 滑行道1条,长1700米、宽15米、厚0.2米,皆为碎石泥土结构。1971年将跑道改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1973年扩建混泥土停机坪9216平方米; 1986年兴建候机楼,此楼于1988年4月5日竣工。该机场在逐步完善土建的同时,还不断增设了先进的通讯、导航、气象设备。该机场地形特点是: 四周地形开阔、西面2公里为衡阳市中心; 东南面2公里为酃湖平地,地形平坦,多水网稻田; 北面1.5公里及南面4公里均为低矮丘陵,坡度平缓,工厂、居民点密布周边。水陆交通条件是: 东有耒水流贯,南、西、北三面京广铁路与湘江环绕; 机场西有公路通火车站,且与长沙至广州、衡阳至桂林、衡阳至贵阳等公路沟通,有铁路支线两条伸向粤汉码头、伍家港与湘江航道相接; 场东北面也有公路(长2公里),经老虎山北侧,于黄咀与耒水航道相接,东南面有公路经建湘机械厂至民主村(长1公里),与江东市区相联。机场气象特征为: 1~4月出现密云,最大云量10量级,12月至翌年5月出现浓雾,最小能见度20米,3~6月出现暴雨,日最大雨量150毫米; 2~9月出现雷暴,最长持续0.5小时,7~8月出现强风,最大8级,16米/秒。此机场1988年通航广州。从此由单一的通用航空基地转变为既有通用航空又有运输航空的机场,成为省内沟通两广的运输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