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之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1913年5月29日在巴黎首演。全剧分2段:❶“对大地的崇拜”,分6部分(乐引、春天的降临、少年男女之舞、诱惑之舞、土地之吻、土地之舞); 春之祭 春之祭是俄罗斯作曲家L·斯特拉文斯基所作的一部芭蕾舞剧。1913年在巴黎公演,音乐中粗犷的原始节奏和刺耳的不谐和音使观众大为震惊,爆发了音乐史上罕见的骚乱事件。一年后,作曲家以交响乐形式公演,却受到热烈欢迎,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杰作,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舞剧《春之祭》主要描写俄国原始民族在春天以少女祭献大地的仪式。它没有贯穿的情节和故事,由若干舞蹈场景组成,共分两幕。音乐相应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地的崇拜,由下列段落组成: ❷“春天的预兆——少年们的舞蹈”。在原始民族的击鼓声中——弦乐重复演奏一个刺激的复合和弦: ❸“诱拐的游戏”。它以频繁交错多变的节奏,有时是多层次的纵横交错表现粗犷激烈的诱拐场面。接着音乐慢转,由明亮的木管乐器导入。 ❹“春天的轮舞”。在弦乐吱吱发响的伴奏上,长笛奏出一个具有原始风格的旋律,端庄优美。当管弦乐以全奏性的复奏后,音乐转到另一场景。 ❺“敌对部落的游戏”。顿时音乐又呈现出激烈的气氛,它以多调性、不断变化拍子和管弦乐运用应答式的写法刻画出敌对部落的相互争夺。 ❻“智者的行列”。在打击乐、低音乐器和弦乐颤音的相伴下长者上场,音乐越来越加稠密。 ❼“智者”。仅4小节,以一个不协和弦造成心理上的期待。随之击鼓进入。 ❽“大地的舞蹈”。管弦乐在狂暴、粗犷不协和的音响中结束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祭献,由下列段落组成: ❶“引子”。音乐以夜景为引绪,描绘出世俗宁静的夜晚。 ❷“青年人神秘的环旋舞”。众多的弦乐分部渲染着阴沉的气氛,男女分别起舞,而后把一位少女围在其间。 ❸“对当选少女的赞美”。音乐又以复杂多变的节拍、飞驰的装饰音调和定音鼓的敲击发出刺耳可怕的音响。接着是 ❹“祖先的召唤”和 ❺“祭祖的仪式”。长老们开始祝福和祭祖,音乐逐渐推向高潮。 ❻“当选少女的祭献舞”。这是整个芭蕾舞剧的高潮,在这个段落中几乎没有旋律,大量的节拍变换(差不多每小节都有自己的拍子),节奏成了曲式结构的基础。被选中的少女,和着紧张、狂乱的音乐继续跳舞,直至耗尽精力倒下衰竭而死。 ☚ 图画展览会 海顿主题变奏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