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之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之声 春之声短篇小说。王蒙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写刚从国外考察归来的科学工作者岳之峰搭乘闷罐子火车回乡探亲途中的种种心理感受。他回忆起童年的故乡以及几十年的不幸遭遇,想到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左”的干扰和破坏的可怕,想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新风的树立,想到青年时代的青春活力和国家的希望。小说借“崭新”的内燃机车头拖着外表“破烂寒碜”的闷罐车厢,象征着那种有缺点但又高亢前进的生活,歌颂祖国的春天。小说用意识流手法和放射性结构方式,以主人公心理为起点,展示错综流动的生活现象,在艺术技巧上做出了新的探索。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瀑布 戊戌喋血记 ☛ 《春之声》 短篇小说。王蒙著。写于1980年。小说通过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从X城开往N地的“闷罐子车”上的见闻、感受和联想,表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在出现的转机。全文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也不着重描写人物性格,而较多地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按照主人公自由联想的心理踪迹,相当广泛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变化,透过生活前进的步伐与主人公心灵跃动的节奏的共鸣,传达出浓烈燎人的春天的信息。作品从小说创作的描述方法到结构形式诸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新探索。 春之声短篇小说。作家王蒙著。1980年发表。主要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80年代第一个春节坐闷罐车回家探望父亲时的种种思绪和广泛联想。表达了人们对民族、国家的巨大希望和对新生活的胜利信心。小说采用以人物意识流动轨迹为线索的放射性结构,突破了时空限制,是作者艺术创新的代表作。 春之声 《春之声》短篇小说。王蒙著。发表于1980年。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出国考察回国时坐在“闷罐子车”里面的见闻、感受和联想。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描写,作者巧妙地表现了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纷繁丰富的生活现象自由地出现在作品中。人们会从广泛的联想中不仅看到现在的进步,也会看到落后所带来的教训。思想内涵比较深刻,使人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感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的转机。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人物性格的着意表现,而是较多地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按照主人公自由联想的心理线索,透过生活的步伐与主人公心灵跃动的共鸣,传达出浓烈的时代气息,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无论在内容的构成还是结构表述等方面,作品都作了有益的探索。 ☚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蒲柳人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