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治维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幕府统治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国内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破坏了日本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等级制度;外国列强的侵入破坏了日本的“锁国政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深了民族的危机;人民群众的斗争连年不断。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派积极开展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于1868年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实行义务教育;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确立土地的私有权。历史上把这次改革叫“明治维新”。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成为亚洲强国,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明治维新míng zhì wéi xīn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后,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出现的资产阶级改革。1879年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卷一:“自武门柄政,复为封建,太政官势同虚设。明治维新后,乃一一复古,斟酌损益于汉制、欧罗巴制,彬彬备矣。”1884年姚文栋译《日本地理兵要·例言》:“明治维新尽撤藩封。”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卷四:“明治维新营宫于江户城,于光绪十五年春居之。其宫外参西法用滊机焉,而内沿旧制居多。”

明治维新

19世纪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因由明治政府推行,故称。19世纪上半期,日本封建统治危机深重,加之列强侵略,促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化,要求实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尊王攘夷”运动迅速展开。1868年1月爆发了推翻德川幕府反动统治、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为内容的政变,倒幕势力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迫使德川幕府交出政权,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成立天皇政府。同年3月,天皇政府发布“五条誓文”,提出按西方模式进行国家制度的改革;4月,又公布改革政治制度的“维新政体书”,确立权力总归于天皇之下的太政官,实行分权管理,所有官员定期选举产生。1869年宣布实行“版籍奉还”,即把封建领主占据的藩地全部归还天皇统辖。1871年又“废藩置县”,即废除藩国制度,代以中央直接管辖的府和县,府县知事由天皇任命,直接服从中央。至此,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宣告建成。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在法制史上则是从中华法系走上西方化的开端。

明治维新

1868年开始的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运动。明治天皇(名睦仁)在位(1867~1917)之初面临日本19世纪中叶开关后的社会民族危机。1868年1月3日天皇睦仁发布《王政复古大吉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明治天皇于1868年发布纲领性的《五条誓文》,进行资本主义改革。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但改革极不彻底,致使日本走上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Mingzhi weixin

“明治”取自中国古籍《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一句,是睦仁天皇在位的年号;“维新”也取自中国古籍《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句,意指变旧法而行新政。狭义上,指1868年日本讨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明治政权的所谓“王政复古”。广义上,指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全过程。对后者,上限的划分有两说:天保改革的天保说(1830—1843);美国强迫开港的开国说(1853—1858)。下限的划分在日本史学界分歧甚大,有1871年(废藩置县)、1873年(《学制》、《征兵令》、《地税改革条例》三大法令颁布)、1877年(西南战争)、1879年(“处理琉球”)、1881年(明治十四年政变)、1884年(秩父事件)、1889年(《明治宪法》颁布)等诸说。我国主要有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 和1911年 (完全修改不平等条约》 两说。关于明治维新的性质长期争论不已, 基本上可概括为由日本讲座派和劳农派所开创的两大派别: 封建制度的重新组合, 导致绝对主义专制王权形成的“绝对主义说”;(不彻底的或后进的)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 说。作为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独立国家的契机, 明治维新被当代世界广泛深入地研究。

☚ 安政条约   岩仓使团 ☛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Mingzhiweixin

日本由下级武士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时值明治天皇在位(1867—1911)故名。19世纪中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有一定的发展,封建制度已陷入危机,市民、农民和下级武士强烈要求改变现状。1853年7月,美国舰队抵达日本,威逼日本开港,次年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英、俄、荷、法等国援例订约。为挽救民族危机,下级武士掀起尊王攘夷运动,试图借助天皇权力,改革弊政,赶走外国侵略者。幕府拒绝改革,迫害尊攘派。1864年,列强舰队炮轰尊攘派控制的长州藩下关,以武力迫使长州藩屈服。下级武士逐渐放弃改良主义和盲目排外的尊王攘夷,转变为倒幕。1868年1月3日,在倒幕派策动下,天皇睦仁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月底,得到人民支持的政府军在伏见、鸟羽之战中大败幕府军,巩固了新政府。随后,明治政府采取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措施,主要包括:
❶废除幕府时期的封建体制,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实行版籍奉还(即藩主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有权给天皇),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
❷改革土地和地税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承认新兴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所有权,按地价收地税,并用现金交纳;
❸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向西方学习,建立近代新式的军队和警察制度,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引进西方文明,发展教育,推进日本的近代化。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世界近代史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险。由于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明治维新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农村中农民没有获得土地,地主制长期存在。1889年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天皇制。继承封建军国主义传统,对外侵略扩张,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 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   日本开国 ☛

明治维新

1868—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1868年1月,倒幕派利用人民力量,取得政权,建立明治天皇亲政的明治政府。3月,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主张“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4月颁布《政体书》,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准许土地买卖,增加政府收入;将官办企业出售给商人,扶植私人资本;进行教育改革,培养专门人才等。日本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

见“历史”中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Meiji Reform

日本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68年开始实行。到80年代初大体完成。19世纪上半叶,随着日本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封建制度陷入深刻危机。1854年以来西方列强的侵入,加深了国内各种矛盾。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连绵不断。反对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尊王攘夷”、“尊王倒幕”运动迅速展开。在资产阶级化的下层武士领导下,倒幕派于1868年1月发动政变。倒幕军在京都附近打败幕府军,接着进占江户(即现今的东京都),推翻了统治日本264年之久的江户幕府政权,建立了天皇睦仁政权,定年号为“明治”。天皇政府掌握全国政权后,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口号下,自上而下地推行了“维新改革”。主要措施有:(1)废藩置县,统一全国政权。1869年明治政府决定各藩向中央政府“奉还版籍”,即交出领地和对农民的封建领有权。1871年又发出“废藩置县”令,废除全国300家领主的封建割据制度,将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府、县知事管理,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同时,禁止各地私铸货币,实行统一币制,整顿财政,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行会组织。1871年和1872年,政府宣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工商业行会组织,宣布各阶层居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权利,有迁徙、就业和签订契约的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和地税制度。1869年明治政府废除了禁止买卖田地法令。1872年宣布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定土地所有权,从而确认了新兴地主,以及富裕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7月,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条例,向土地所有者征税。实行全国统一的单一地税,按地价课征,用货币交纳。(4)摹仿欧美教育制度,学习欧美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5)举办官营模范工厂,扶植私人资本,使封建特权商人、高利贷者转化为近代资产阶级。1880年,政府颁布处理国营企业条例,将大部分国营企业廉价转让给资本家,推动私人资本的发展。至此,改革基本完成。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也保留并扩大了寄生地主剥削农民的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和军国主义势力,为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并大举对外侵略扩张埋下了祸根。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1868—1873年日本明治天皇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性质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欧美列强的侵略,与外国签定不平等条约,国内危机深重。在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领导下,展开了倒幕运动,爆发国内战争。幕府将军兵败投降,倒幕军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权。1868—1873年间,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内容为: (1) 明令废除各藩关卡,要求各藩“奉还版籍”,发出“废藩置县”的法令,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全国统一政权。同时统一货币,整顿财政。(2) 废除原来的等级,改称华族、士族、平民等; 取消武士特权; 废除17、18世纪以来的工商业行会组织——“株仲间”; 宣布各阶层有迁徙自由、就业自由和契约自由。(3) 废除田地永禁买卖令,允许农民交纳货币地税和有栽培作物的自由; 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定土地使用权,废除幕藩封建领主的土地领有权,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实行全国统一的单一地税; 按地价计征,统用货币交纳; 一律向土地所有者征收。(4) 模仿欧美教育制度,学习欧美文化,输入欧美科学技术,举办官营模范工厂。(5) 鼓励武士用货币俸禄投资开办银行,发放大批“创业基金”和“劝业基金”,帮助他们经营农业和工商业。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不少障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但改革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道路。(参见“安政条约”)

☚ 安政条约   地理大发现 ☛
000113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