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朝的书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朝的书院

 明初由于国子监、府、州、县、卫、社学等官学的发达,对书院采取的是既不加以禁止,也不提倡的态度,书院沉寂了百余年之久。成化、弘治年间书院逐步兴复,嘉靖年间逐渐兴盛。在洪武年间,全国书院仅7所,到嘉庆年间,全国书院达98所之多,安徽一省建立的书院可考的有39所,江苏一省有19所,江西、广东、浙江的书院也居前列。明代书院以湛若水、王阳明所设建的书院影响最大,他们二人都提倡私人讲学,史称他们所到之处必建书院。王阳明将书院内部的学术争论,发展到书院外的讲会活动,逐渐形成王阳明学派。在科举盛行的年代,书院讲学与科举不是绝无关系,一般书院实际上是科举的附庸。但由于在府、州、县学等官学的学生,可以应举升贡而入仕途,而书院却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书院的学生常以清谈高论为能,静坐为功,互相推重乃至标榜而不受约束。后来顾宪成和允成兴建书院于无锡,名为东林书院,他们崇拜孔子,说书诵诗,由会谈而渐次议论朝政,成为政治清议的中心,为朝廷所忌,视为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被诬斥之为东林党而受迫害。魏忠贤以朋党之名,假传圣旨,网罗捕杀知识分子数千名,并尽毁天下书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