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院
书院是由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发展为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机关的,宋初基本形成。明代书院于成化年间兴起,嘉靖时达到极盛。据统计明书院共有1200余所,建于嘉靖年间的最多,占37.13%; 建于万历年间者次之,占22.71%。王守仁、湛若冰等理学大师的讲学活动对明书院的兴盛产生过重大影响。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各派学者各标其宗旨,互相论辨,学术观点较为自由。教学实行“门户开放”,各方听讲者来之不拒。《东林书院志》: “四方学者不远万里寻师觅友,济济一堂,互相切磋,声应气求。”书院教学以个人研习为主,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学生参与一定的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