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马活动断裂带
位于1932年昌马7.6级地震的发震断裂,西起鹰咀山以南,向东南经昌马、二道川、红窑子、大泉口、延至臭水柳沟以东,全长120公里,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平面上有8条长度不等的雁列式断层组合而成。各断层间呈左旋左阶和左旋右阶关系,并在左旋右阶部位形成挤压隆起。该断裂具有超壳断裂的特点,中生代晚期和第三纪时期,断裂以继承性活动为主, 古老地层分别逆冲于下白垩统和第三系中新统之上。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的活动非常显著,除形成一系列的活动断层外,还断错山脊、水系、阶地和洪积扇等微地貌,造成一系列的断层崖、断头河、断层陡坎等。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断裂的平均水平位错速率为5.6mm/年, 垂直速率为1. 4mm/年,水平与垂直速率之比4:1,反映断裂以左旋走滑为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