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昆山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昆山派

昆山派

明代戏曲流派。近人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明人传奇》视昆山派为一种唱曲流派:“有明曲家作者至多,而条别家数,实不出吴江、临川、昆山三家。惟昆山一席,不尚文字,伯龙好游,家居绝少。吴中绝技,仅在歌伶。斯由太仓传宗(原注:太仓魏良辅曾订曲律,歌者皆宗之。吴江徐大椿为再传弟子),故工艺独冠一世。中秋虎阜,斗韵流芬,沿至清初,此风未泯。亦足见一时之好尚,不独关于吴下掌故也。”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则认为:昆山派的特征在于力求文字的典雅工丽,对白亦象骈文,极少用口头散语,代表作家有郑若庸、梁辰鱼、梅鼎祚、许自昌、屠隆、张凤翼。其含义近于“骈俪派”。

☚ 格律派   南洪北孔 ☛
昆山派

昆山派

明代戏曲创作流派。明代嘉靖、隆庆间,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改革之后,成为清柔婉折的水磨声腔,很快地博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昆山人梁辰鱼按昆山腔作传奇《浣纱记》,扩大了昆山腔的影响。其后,按昆山腔作剧者接踵而出。郑若庸作《玉玦记》,梅鼎祚作《玉合记》,张凤翼作《红拂记》等,这些为昆山腔写剧本的作家,被现代戏曲史家周贻白称为“昆山派”。此派剧作的特点,除以昆山腔为其声腔依据外,曲词则力求典雅工丽,好用典故,其甚者则“未免开饾饤之门,辟堆垛之境”。属“昆山派”的作家,大体上也就是被称为“骈绮派”的作家。

☚ 玉茗堂派   苏州派 ☛
000021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