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旻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旻宁1782—1850

清朝第6个皇帝。姓爱新觉罗氏,清仁宗颙琰第2子。嘉庆四年(1799)立为皇太子,十八年林清起义部众入皇宫,至养心殿,亲自持枪镇压,杀死2人。二十五年即皇帝位,改明年为道光元年(1821),在位30年。其时清朝统治日趋腐朽没落,外国侵略者已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并准备武力进攻。为求其长治久安,曾多次下令禁止鸦片入口,不准各省种植罂粟和熬制土烟,并一再赈济灾民,蠲免税粮,诏修水利,扫除军备废弛等积弊,但都收效甚微。道光六年(1826)、十年爆发了台湾高山族和湖南、两广的瑶族起义,十五年陕西先天教民又起义。十八年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二十年,英国北犯大沽,发动了鸦片战争。又派琦善到广州议和,将林则徐革职。及琦善既订《穿鼻草约》,虽又调兵遣将到广州、浙江对英作战,终于失败求和。二十二年,在英国船坚炮利威逼之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两年后,又与英、法分别签订了 《望厦条约》与《黄埔条约》。三十年正月在内外交困中病死,庙号宣宗。

旻宁1782—1850

清朝皇帝。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仁宗※颙琰次子。嘉庆四年(1799),立为皇太子。十八年(1813),天理教林清起义部众入皇宫,至养心殿,亲自持枪镇压。二十五年(1820)即位。在位期间,政治腐败,武备废弛,土地高度集中,鸦片输入,不断激起人民反抗,各族人民起义此伏彼起,为缓和民族和阶级矛盾,多次下令禁鸦片入口,一再赈济灾民,蠲免税粮,诏修水利,革除武备积弊,但效微。曾准旗人耕种盛京畿辅田地。移吉林、奉天旗人于黑龙江双城堡耕垦。准八旗余丁出外谋生。六年(1826),派兵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十八年,英法侵略者输入鸦片,造成清政府白银外流,财政危机。次年,派湖广总督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他时主战时主和,最后妥协投降,派琦善到广州议和,将抗英大臣林则徐革职。二十一年,命琦善与英侵略者谈判并签订《穿鼻条约》。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又决定对英宣战,派御前大臣奕山到广州主持战事,终于失败求和。二十二年,在英国坚船利炮威逼下,派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二十四年(1844),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浦条约》。从此,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中国门户,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内继续镇压各地反清运动。三十年(1850),在内外交困中病死。庙号宣宗。

旻宁1782—1850

清代皇帝。爱新觉罗氏。年号道光,庙号宣宗。嘉庆帝次子。1820年到1850年在位。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因鸦片输入和白银外流,引起财政危机,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输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因定海失守和英军北犯大沽,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另派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求和。1841年1月,琦善私订割地赔款的《穿鼻草约》,激起全国人民公愤,将琦善逮捕,另派奕山为靖逆将军到广州与英军作战。奕山战败,向英军求和,签订了《广州和约》,下令裁撤战备。8至10月,英军先后攻陷厦门、定海、宁波,他再派奕经率兵赴浙作战。次年3月奕经战败,又派耆英、伊里布向英军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1844年又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1850年病卒。

旻宁

见“清宣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