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zǎoliàn〈动〉指青少年不到正常恋爱年龄的恋爱。仿“早婚”而成。 ◇ 中学时代的早恋主要有两个高峰,一是初二、初三;二是高三。(文摘周报.1986.11.1) ◇ 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差、家庭问题多、早恋失败,是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一致认定的导致未成年人自杀的主要原因。(人民日报.2000.9.25) 早恋 早恋zǎoliàn过早谈恋爱。 ❍ 对中学生~现象要重视,但也不要大惊小怪。 ☚ 早教 造反派 ☛ 早恋 早恋尚未成年的少年男女之间发生的恋爱。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开始渴望和思念异性,容易与有好感的异性建立恋爱关系。这种感情纯洁而强烈,但模糊而幼稚的恋爱,不是真正的爱情。人类的爱情虽然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产生的,但人类的爱情和动物的“性欲”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仅源于两性之间的自然吸引力,更主要的是,它是一种社会性情感活动派生的产物。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人类的性欲满足不是泛泛地指向“异性”,而是稳定的指向一个特定的人,有专一性,而且还要与这个人结婚,长期生活在一起,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因此,选择一个人的条件主要不是性魅力,而是人格魅力,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以爱情就离不开道德和审美。这就是说,人类爱情的产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生理成熟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成熟度。当心理成熟度达不到相应水平的时候,也就是个人还不具备道德观念,审美能力和法律观念,不具有相应的意志水平时,不会建立真正的爱情。早恋一般是对异性单纯的眷恋和向往,是由性吸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感情,缺乏对性爱的深刻而丰富的社会内容的理解,也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以建立家庭为目标的恋爱责任感和道德感。早恋表现出以下特点: ❶情感性强烈,但不稳定。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情感的特点是强烈而不稳定,变化急剧。因此,一旦对异性产生爱慕便亲密地交往起来,写情书、约会、作出亲昵行为。但由于心理发展不定型,辩证思维刚刚开始发展,思想认识不稳定。随着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兴趣爱好、理想的变化,往往造成恋爱双方的分歧,不适应。这时强烈的感情很快地荡然无存了。 ❷情感的闭锁性。早恋的少男少女由于羞怯,或害怕受到谴责或反对,一般不向家长或教师吐露真情,而以非常隐秘的形式进行。一旦被发现,受到批评,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和反抗。 ❸合理感很强。早恋的少男少女普遍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谈恋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可指责。一旦有人干预便十分反感,公开声明要捍卫自己的“自由”,而且往往还故意在他人面前与异性朋友特别亲近。由于缺乏知识、经验、缺乏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早恋潜伏着很大的危害: ❶不利于少男少女的心理健康发展。早恋分散时间、精力、荒废学业,尤其对于少女更是如此,往往刹那时间的快乐带来长期的痛苦。 ❷少女早恋容易受骗上当。女性成熟早于男性二三年,所以早恋少女的对象往往是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由于少女天真幼稚,缺少经验,不认识社会,再加上一些少女爱虚荣、好占便宜,很容易成为社会上一些坏分子的猎物。 ❸早恋少女容易激情失足。青春发育期的少女情绪情感不稳定,极容易冲动。一旦激情失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❹早恋导致早婚。早恋导致早婚,对个人,尤其女性成才是不利的。防止早恋,主要是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帮助少男少女对自己的身心发展有科学的认识,从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情感变化,将建立美好的爱情安排在将来,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对于早恋的少男少女,教师和家长则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从理解出发,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切忌简单粗暴、谩骂污辱,关禁闭,给处分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 黄昏恋 早恋的危害 ☛ 早恋puppy lo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