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著郑重,字千里,号无著,清歙县人,流寓金陵。好楼居,日事香茗。善写拂像,必斋沐而后举笔。亦画山水小景。摹仿宋、元体均精妍。明万历四十年临王蒙《葛仙移居图》。清顺治五年作《十月岭梅图》。 无著wú zhù(字)克勤,赐号园悟,宋代高僧。 无著wú zhù❶佛教以佛不执著尘染,故称佛为无著。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无著天亲弟与兄,嵩丘兰若一峰晴。 无著 无著见“郑重”条 ☚ 无隅 无逸 ☛ 无著 无著姓名、籍贯、生平均不详。作有传奇《翩鸿记》一种。 ☚ 笔香词客 濑江浊物 ☛ 无著佛教之自称。佛以不执著尘染,故如是称。《艺文类聚》七七引南朝梁元帝《梁安寺刹下铭》:“神童戾止,亟连翩于威凤; 萨埵来游,屡俳徊于绀马; 有识之所虔仰,无著之所招提。” (二) 佛教人物名。晋南北朝时印度高僧,佛教大乘瑜伽教系的创始人,与世亲 (亦作天亲) 为兄弟。据《婆薮槃豆法师传》载,为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于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出家,因“思维空义,不能得入”,欲自东,宾头罗前往为说小乘空观。无著对此犹不满意,据称又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研习 《瑜加师地论》,尽领解其义。对《华严经》等大乘经义,皆能通达理解。后劝其弟世亲弃小乘而学大乘。 无著见“宗教”中的“无著”。 无著约400—470Asanga音译“阿僧伽”、“阿僧佉”。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北印度犍陀罗人。先习小乘空观,后改信大乘,并劝其弟世亲也弃小乘而改信大乘。研习《瑜伽师地论》,发挥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思想,对《华严经》等大乘经义也能通达领解。著有《显扬圣教论》、《顺中论》、《金刚经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摄大乘论》等。 无著 无著音译“阿僧伽”,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约四或五世纪生于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属婆罗门种姓。于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出家,又从宾头卢学习小乘空观理论。后改信大乘,对《华严经》等大乘经义领悟通达。著作甚丰,汉译、藏译有30种,主要有《摄大乘论》、《六门教授习定论》、《顺中论》、《金刚般若经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其主要佛学思想概括于《摄大乘论》之中,该书以《大乘阿毗达磨经》为据,对唯识论进行系统的阐明,进一步发挥和重新组织了在他以前大乘经典的教理和实践,从而奠定了瑜伽行派的基础。另外,他在批驳论敌过程中,继承前人学说,提出七因明的方法论,成为唯识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王静斋 太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