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物命名法wujiwu mingmingfa
亦称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国化学会1980年制定。制定该原则的目的是: 确定元素的名称; 建立一套无机物的命名原则,使之能确切而简明地表示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该原则共分10个部分:
❶总则 介绍了化学介词“化”、“合”、“代”、“聚”和名词如“基”、“根”等,规定了特定的“基”、“根”和词头。
❷ 元素 确定了元素的名称和读音。规定了同位素的写法,原子的质量数、原子序数、电离状态和原子数目在元素符号中的表示; 单质和同素异形体的命名及元素的族名。
❸ 二元化合物的命名法 包括二元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的二元氢化物,过氧化物和过硫化物的命名及个别的重要二元化合物的特定名称。
❹ 三元、四元等化合物 包括用特定的根基名称命名和命名次序。
❺ 简单含氧酸和简单含氧酸盐 包括简单含氧酸、酸酐和酰基、取代含氧酸和简单含氧酸盐的命名。
❻ 同多酸和同多酸盐的命名法。
❼ 杂多酸和杂多酸盐的命名法。
❽加成化合物的命名法。
❾硼化合物包括二元硼化合物、硼氢化合物、硼烷的衍生物、含硼基团与硼氢化合物有关的离子、无机硼杂环化合物、骨架杂原子取代的硼烷、加成化合物的命名法。
❿配位化合物 介绍了定义和总则,一般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及配体,π键配合物、异构体、多核配合物,含金属—金属键的化合物命名法。以上各部分通过大量实例详尽说明了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使读者能对此有个基本明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