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动于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动声色;无动于衷

 【不动声色】bù dònɡ shēnɡ sè 不让感情、想法从说话的声音和脸色上表现出来。形容镇静、沉着。(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例〉这位老先生酒量很好,不动声色地把酒一杯一杯喝下去。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内心一点也没有被触动。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衷:内心。)〈例〉面对大地震后荒凉的凄惨的景象,有谁还能无动于衷呢?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不动声色”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冷静,适用范围较窄;中性。“无动于衷”除指态度如常,毫无改变外,还可以形容心肠硬、冷酷,适用范围较宽;多用作贬义。
提示 “衷”不能写作“哀”或“衰”。
  • 上一篇:不得人心;众叛亲离
  • 下一篇:不乏其人;大有人在

无动于衷wúdòngyúzhōng

内心毫无触动。多形容毫不关心。
【注意】不要写成“无动于中”。

无动于衷wúdàngyúzhōng

内心毫无触动。
【例句】顿时,我脚下不稳,跌了一跤,我嚷着要椅子,老师在旁边无动于衷。
 ❍ 对于内蒙古灾民的困难,我们绝对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近义】置若罔闻
【反义】为之动容︱热情帮助︱积极关注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
内心一点也不受感动。

【色彩】
中性。

【近义】
漠不关心︱冷酷无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反义】
关怀备至︱心潮澎湃︱百感丛生。

【造句】
 ❍ 金老父女再三苦苦哀求,郑屠却~。
 ❍ 他不把钱财放在眼里,即使是金山银垛,他也~。

【正形】
“衷”不写作“哀”。

草人看戏——无动于衷

草人看戏不会有情感变化。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木偶吊孝——无动于衷

吊孝: 到丧家祭奠死者。指对感人的或应予关心的事毫无反应,内心一点没有触动。
也作“木头人吊孝——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

(同)不动声色
(反)感人肺腑

百感交集、触景生情[见景生情、即景生情]、感人肺腑;无动于衷[无动于中]

○百感交集bǎi gǎn jiāo jí

种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慨无比:想起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老人真是~|此情此景,令人涕泪交加,~|亦喜亦悲,~|久违重逢的兄妹再度拥抱,~。

○触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

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如今旧地重游,怎能不~|身在他乡,容易~|怕~,所以离开了 |令人黯然伤神的景致会让她~的。也说〖见景生情〗、〖即景生情〗。

○感人肺腑gǎn rén fèi fǔ

使人内心深受感动:诗人满怀激情,写下了~的篇章|这琴声悠扬悦耳,动人心弦,~|他的演说~|~的陈词。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他对我的这番话~|他~,冷酷地坐在那里|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漠然~|人家都在热火朝天地搞改革,他却~。偶作【无动于中】。

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

没有触动内心。指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 铁石心肠   心如铁石 ☛
对事情不关心

对事情不关心

掩耳 不闻不问 不问不闻
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闭目塞听闭目塞耳 闭目掩耳 闭目塞聪 闭明塞聪 蔽视掩听 蔽目塞聪 蔽聪塞明 杜明塞智 纩聪塞明
故意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装聋做哑 装聋装哑 装聋卖哑 做哑装呆 作哑装聋 佯聋诈哑
对应当关心的事冷漠或麻木:无动于衷 无动于心 无动于中
对世事漠不关心:置身世外
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飘风过耳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毫不关心
 对事情不闻不问,毫不关心:漠然事外
 对礼法及各种生活琐事毫不关心:遗落世事
置身事外,毫不关心:逍遥事外
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袖手 和袖
袖手旁观,对该管的事漠不关心:坐视 坐观

☚ 不关心   不过问 ☛

心情平静,不因外事而动心

心情平静,不因外事而动心

古井无波 古井不波
内心平静,没有杂念,不为外物所动:心静如水 心如止水 心同止水
意志坚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木人石心
一点也不动心:无动于衷 无动于中
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秋风过耳 东风过耳 东风马耳 风吹马耳(东风吹马耳) 风过马耳 马耳东风 马耳春风 马耳秋风 风吹过耳 如风过耳 飘风吹耳 春风过耳 飘风过耳 东风过马耳
对世间一切无动于衷:木形灰心
人心寂然不动:邱井
圣人不为情感所动:圣人忘情 太上忘情太上无情
坚持节操,不为欲念所动:心如古井

另见:心静 不理 不想 淡泊

☚ 不动心   向往 ☛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be quite unperturbed;bland; callous; dead (/lost) to all feelings;impassible; impervious; insensible; nonchalant;pococurante;remain unmoved and inactive; turn a deaf ear to; unconcerned; unmoved; untouched;without compunction
❍ 她~他的关怀,把额角那一绺头发掠上去,用钢夹子夹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Ⅰ—153)Quite unmoved by his solicitude,she smoothed the straying lock of hair back into place and pinned it there with a hair-grip.
❍ 徐总经理却~,脸上露出很有办法的神情。(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Ⅰ—335) Xu Yide was quite unperturbed and his expression was one of complete confidence.
❍ 看到这里,尽管李白如何“放达”,恐怕也不能~吧。(郭沫若《李白与杜甫》170) No matter how liberal-minded and unconventional Li Bai might be,he could not help but be hurt.
❍ 萍,你想一想,你就一点——就一点~么? (曹禺选集·雷雨》125) Think it over,Ping. Haven’t you even a—even a spark of feeling?/看着自己人身受毒刑,你能~?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66) How can you remain indifferent to the sight of your comrades being tortured?

无动于衷

unmoved;detached;aloof and indifferent;impassive;untouched;unconcerned

无动于衷衷(中)wú dònɡ yú zhōnɡ

衷:内心。内心里没有任何触动。形容对该关心的事却漠不关心,置之不理。without emotion, unmoved, turn a deaf ear to, lost to all feeling, sit by, remain in different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解义】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用法】对某事、某人显得麻木不仁,可用此语。
【例句】团支书无论怎样给她讲道理,她都~。
【近义】不动声色
【反义】感同身受、百感交集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衷:内心。内心一点也没有被触动。指对使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漠不关心。
【例】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梅涛《生物入侵者》)
〔近〕麻木不仁 见〖麻木不仁〗。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释义】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
动:????. 衷:???.
??? ??? ? ?? ?? ?????.
????? ??.
??? ??.
【例句】1.对这种危害社会的坏现象,绝不能无动于衷。
??? ??? ?? ?? ????? ??? ?????? ? ??.
2.她对这个男生的苦苦追求无动于衷。
??? ??? ??? ????????? ???.
【近义词】麻木不仁
【反义词】百感交集 触景生情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衷:内心。一点也不动心。形容对事物毫不关心或理会。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六:“目今百姓辗转于水深火热之中,兄安能~?”
〔变式〕无动于中
〔近义〕铁石心肠 秋风过耳 麻木不仁
〔反义〕触景生情
〔辨析〕“无动于衷”和“铁石心肠”都形容感情不为所动;但前者强调态度冷淡,后者强调心肠硬。按照《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无动于衷”为推荐词形。另见“麻木不仁”(368页)。
〔连用〕麻木不仁
〔俗语〕泥菩萨救火——无动于衷

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无动于衷;无动于中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衷、中:内心。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
出处 清·方苞《修复双峰书院记》:“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鸡犬,漠然无动于衷。”
举例 面对这么严重的腐败现象,我们怎么能~呢?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感人肺腑
gan ren fei fu
【无动于衷】 内心一点也不受感动。意谓对应该注意、关心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受感动。肺腑,内脏器官,比喻内心深处。
﹝例﹞ 高夫人和高一功,见慧梅对一切无动于衷,使他们的心中凄然沉重。(姚雪垠:《李自成》) 啊!“祖国”,“祖国的领空”,“在我们祖国的领空飞行”!——女科学家感到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样音乐般美妙而又感人肺腑的语言!(张扬:《第二次握手》)


处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

泰然自若 从容不迫
tai ran zi ruo cong rong bu po
无动于衷
wu dong yu zhong
【处之泰然】 形容遇事相当镇定。又指对事毫不在乎。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也作“泰然处之”。
【泰然自若】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情况紧急时还是非常镇静。
【从容不迫】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语本《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无动于衷】 内心一点没受到感动。指对应该注意、关心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也作“无动于中。”
说明:“处之泰然”在“遇事镇定”意义上与“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构成同义关系。在“对事毫不在乎”意义上与“无动于衷”构成同义关系。
﹝例﹞ 我的答数对的少而错的多,那是不消说的。如我存心撒烂污,那也可以处之泰然,但是我却很认真,所以心里格外地难过。(韬奋:《经历》) 他抬眼看了看周副主席,只见周副主席泰然自若,双眼看着前方,迈着平稳的步子向前走着。(苏叔阳:《大地的儿子》)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唐弢:《琐忆》) 刚到单位时,什么都不习惯,严格的上下班时间,一板正经的面孔、谨小慎微的交谈,每月到会计那儿去领工资。日子久了,便也处之泰然了。(黄蓓佳:《穿过开阔地》)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焦昆忍不住地说:“老冯,你听听!人家要停工待料了,你们却无动于衷!”(李云德:《沸腾的群山》)
惊惶失措
jing huang shi cuo
【惊惶失措】 内心惊慌,举止失去常态。又作“惊惶无措”。
﹝例﹞ 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 当时罗元帅吓得面如土色,众将官目瞪口呆,叔宝惊惶无措。(清·无名氏:《说唐》)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衷:内心。内心一点也没有被触动。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漠不关心。
〔例〕尽管他对老板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的不幸,可对方听了却~。
【辨析】见“麻木不仁”。
【提示】“衷”不能写作“衰”。多含贬义。有时形容意志坚决,立场坚定,这时不含贬义。

无动于衷wúdònɡyúzhōnɡ

衷:内心。指内心毫无触动。多指对应关注的事毫不动心,置之不理。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见“无动于中”。衷: 内心。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也说“无动于中”、“无动于心”。内心没有触动。指对使人感动,应该关心的事情漠不关心。也指意念专一,不因外界的影响而动心。
草人看戏
机器人看戏
木偶吊孝
泥菩萨救火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解义】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用法】 对某事、某人显得麻木不仁,可用此语。
【例句】 团支书无论怎样给她讲道理,她都~。
【近义】 不动声色、麻木不仁
【反义】 感同身受、百感交集

无动于衷wú dònɡ yú zhōnɡ

衷: 内心。内心毫无触动。形容一点也不关心。路遥《作家的劳动》:“对生活~的人是搞不成艺术创作的。”

无动于衷wu dong yu zhong

衷:内心。内心毫无触动。指对于应该关心注意的事不关心、不在意。
【也作】无动于中
【近】麻木不仁漠然置之
【反】梦牵魂萦热情洋溢

无动于衷 麻木不仁wú dòng yú zhōng;má mù bù rén

衷:内心;不仁:没有知觉。形容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毫无反应感觉。姜柯《奉献何愁无“机遇”》:“应该说,能发出这种感叹的人,不论是自嘲也好,还是妒忌也罢,心肠总还是热的,愿望总还是好的。起码,他们比那些读了、听了这类消息之后~者要强得多。”


无动于衷 熟视无睹wú dòng yú zhōng;shú shì wú dǔ

睹:看见。形容漠不关心,看见装作没看见。傅仇《森林,教我幻想与歌唱》:“我很坦率地讲,森林的绿叶、蓝色的细雨……都给过我的智慧,灵感与幻想。如果我对它们~,我就不可能写出森林的诗。”


无动于衷 我行我素wú dòng yú zhōng;wǒ xíng wǒ sù

行:做;素: 平素。指对事或他人的劝告,内心毫无触动,仍按照自己平常的老一套去做。刘振生《花落正艳时》:“(父亲)对教育女儿,却显得无能为力。他气得老泪纵横,可她却~,认姊妹、拜哥们,广交酒徒醉友,很快扬名古城。”


无动于衷 执迷不悟wú dòng yú zhōng;zhí mí bù wù

执迷:坚持错误;悟:醒悟。指对别人的批评,内心毫无触动,仍然坚持错误,不知醒悟。王洪邦《赌瘾膨胀,十年积蓄四年光》:“妻子耐心开导,望他好自为之,洗手不干,可是,他左耳进,右耳出……老父亲气得半死不活,可他仍~。”


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shì ér bù jiàn;wú dòng yú zhōng

视:看;衷: 内心。看见了装作看不见,内心毫不受触动。指对人对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常义根《色狼猖獗,路旁尽是木头人》:“歹徒张德荣终究没能逃脱法网,而那些面对邪恶~、明哲保身像僵尸一般的愚人,又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袖手旁观 不闻不问xiù shǒu páng guān;bù wén bù wèn

袖手:把手放在衣袖里,喻不关心。形容置身事外,对他人之事漠不关心,不加过问。朱仲玉《南唐演义》第九回:“近年来获罪的大臣越来越多,引起中外疑惧,以为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犯罪,倒不如对什么事情都~,做个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


众目睽睽 无动于衷zhòng mù kuí kuí;wú dòng yú zhōng

睽睽:睁大眼睛注视;衷:内心。指对某种不良现象大家都瞪眼看着,内心却毫无触动。耘彪《中国人胆哪去里》:“藏在长途旅客汽车上的抢劫犯竟被司机悄悄放走,而几十名乘客~。”

无动于衷wúdòngyúzhōng

衷:内心。心里一点也没有被触动。
【例】许云峰巍然不动,端坐在宴席上无动于衷,徐鹏飞只好暂且放下酒杯,拣起了筷子。(罗广斌等《红岩》)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内心毫无触动。对应该动心的事物却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无动于衷wúdòngyúzhōng

〔述补〕 内心一点也没有触动。语本清·方苞《修复双峰书院记》:“尝叹五季缙绅之士,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于中。”[例]对损坏公物的行为,我们不能~,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 衷,也作“中”。
△ 贬义。多用于心理方面,描写对事情麻木不仁。
【近义】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古井无波
〖反义〗感人肺腑 感激涕零 喜形于色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衷:也作“中”,指内心。动:触动,感动。即内心毫无触动。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冷酷无情。巴金《控诉·给日本友人》:“然而你们至今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发出来对于‘王道的新天地’的歌颂”。清·方苞《修复双峰书院记》: “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于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