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拉尔松德之战❶三十年战争期间,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进行的一次徒劳的围攻战。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指望尽快占领施特拉尔松德(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城市,濒临施特拉尔松德海峡,与吕根岛相望),华伦斯坦将军遂于1628年2月20日派帝国军队包围了由一支瑞典小部队和苏格兰雇佣军驻守的该港口城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通过海路向该城运送补给品,使守军和居民得以坚守城池。是年7月5日,帝国军队开始攻城,试图在3天之内攻下该城,但未成功。于是,华伦斯坦亲自督战,于7月8日再次发动猛攻,然又被击退。第二天,帝国军队继续攻城,并夺取了一些外围工事。然而,这座海港城市仍在守军控制之下。在连续5天的攻城战斗中,帝国军队伤亡约1.2万人。由于攻城不克,华伦斯坦遂于8月4日撤围而去。 ❷北方大战期间,普鲁士-丹麦联军进行的一次围攻战。1715年6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率领普丹联军3.6万人,包围了由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率军守卫的施特拉尔松德。同年9月,联军攻占吕根岛,切断了该城的海上补给线。随后,查理试图夺回该岛,但遭惨败,他带领的瑞典部队全部被歼。查理虽得以逃脱,但身负重伤。10月10日,联军发起猛攻,并攻占了施特拉尔松德城的角堡。查理看到守城无望,便于10月20日登上港内仅存的一艘船弃城而逃。城内守军随即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