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方正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方正1933—云南昭通人 方正
方正
方正fāng zhèng(字)阳球,后魏人。 方正❶漢代選拔官吏的制度之一,行爲端方正直且有賢良之譽的人方得被選。揚雄《解嘲》:“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 方正fāngzhèng传统,规矩:只是此公过分~,不易疏通。(成玄《张作霖演义》) 方正huong53jiang213[huoŋӠiaŋ]❶端正 方正fāngzhèng❶正方形,四边不歪不斜 方正fāngzhèng❶ 〈形〉成正方形,不偏斜:字写得很方正│匾额上写着很方正的四个大字。 方正fāngzhèng【释义】 方正fāngzhèng1.正方形的,不歪斜。形容人体的某些部位、字体和其他有形物体。例如: 方正(1次) 端方正直的人。~倒植《吊》 方正fāng zhèng指人行为、品质正直无邪;端方正直的人。《管子·形势解》:“人主身行方正。”尹知章注:“方正,端正也。”《七谏·怨世》:“廉方正而不容。” 方正fāng zhèng形容词。正直,用于褒义。 方正fānɡzhènɡ成正方形,不偏不歪;端方正直。 板正、端正、端直、方正、平正、周正;偏斜、攲侧、攲倾、倾侧、倾斜、歪斜、斜、斜楞、侧棱、侧歪○板正bǎn zhèng(形)(形式)端正;整齐:字写得极~|被子叠得很~|本子装订得板板正正的。 ○端正duān zhèng(形)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五官~|~地坐着|鼻梁挺直~| 字写得端端正正。 ○端直duān zhí(形)正,不歪斜;直,不弯曲:树干~| 身体~,目不斜视。 ○方正fāng zhèng(形)成正方形,不偏不歪:脸形~| 字写得很~|~之物,出之以矩|~的盒子|~的字体|脸廓~有形。 ○平正píng·zheng(形)不歪斜:字体~浑厚|去找块~的石块。 ○周正zhōu·zhèng(形)端正:把衣服穿~|模样~|字样~美好|五官~ | 长得还算~ | 眉眼~。 ●偏斜piān xié(形)不正;倾斜:太阳~,快下山了 |地势~|房子多少有点~|身子稍稍朝边上~|他的头~着。 ●攲侧qī cè(动)〈书〉倾斜:古树~临古道|两岸柳树~|风帆~。 ●攲倾qī qīng(动)倾斜:醉酒身~|~不正|峭壁~。 ●倾侧qīng cè(动)倾斜:塔身~|人坐久,必~|~上身 |他~着头|飞船~得越来越厉害|脸略微~|整个机身向右~。 ●倾斜qīng xié(动)歪斜:~度|房檐~|~的地面|飞机~得十分厉害|天花板是~的 |~的墓碑。 ●歪斜wāi xié(形)不正或不直:字体~|~不正|脚步~不稳|云髻~ | ~着脸 | 嘴~着。 ●㖞斜wāi xié(形)歪斜不正:口眼~| 匾挂~了 |~着肩膀。 ●斜楞xié·leng(动)歪斜;向一边斜:~眼|~着身子|树长~了。 ●侧棱zhāi·leng(动)〈方〉向一边斜:~着身子睡觉|走路~着。 ●侧歪zhāi·wai(动)〈方〉倾斜:帽子戴~了 |车在山坡上~着开|帽子~在一边|最近他总~着走路。 平正←→歪斜píng zheng ← → wāi xié平正:不歪斜。 方正fāng zhèng〖名词〗 方正❶ 正直,正派。《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之不容也。” 正 正正(方~;雅~;圆圆~~;端端~~) 端(~方;~楷;~坐) 危(正襟~坐) 另见:︱歪斜 ☚ 凹下 歪斜 ☛ 正直 正直謇(謇謇) 鲠 谠(谠正;谠直)颋 端(端直;端理) 直(直鲠;肆直;雅直;挺直) 中正 挺正雅正 方贞 贞矢 率亮 简亮 正正直直 另见:公正 公平 清正 正派 ☚ 正直 品质正直 ☛ 方正fāng zhèng正直,端正。《史记·孝文帝本纪》:“乃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方正汉代察举科目之一。汉文帝前二年(前178)设。多与贤良并称为“贤良方正”。东汉、晋沿置。又,清代科举的制科中亦有孝廉方正之名。 方正地名。在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南岸。原属吉林省大通县。清宣统元年(1909)分通河县松花江以南地建县,属吉林省依兰府。以县城北之方正泡得名。1929年由吉林省直辖。1934年属三江省。1945年属合江省佳木斯地区专员公署。1946年,由合江省直辖。1949年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1956年划归牡丹江专区。1970年属松花江地区。地处张广岭西部。蚂蜒河纵贯中部,在北境注入松花江。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有亚麻加工、木材加工、酿酒等工业。森林覆盖率为41%。产刺五加、五味子、平贝、人参和猴头蘑、黑木耳、弥猴桃。哈同公路过境。 方正1913~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炮兵团排长,红军学校区队长,军委直辖教导师政治部干事,总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29军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兼教导大队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5师15旅44团政治处主任,第45团政治委员,旅参谋长,襄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湘鄂赣军区西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豫皖苏军区第5、第7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淮阳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术教授会教员、战史教授会主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方正 方正善书法。明永乐初以楷书征召修纂《永乐大典》,入太学,授工部都水主事,后改任营缮主事。由屯田郎擢江西右参政,迁福建左布政。颇有政绩。 ☚ 龙源 郭亮 ☛ 方正 方正1913—1997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排长、区队长、政治教导员、宣传队队长、俱乐部主任、科长兼教导大队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旅参谋长、襄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4年随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任平江县县长兼县委书记,参加了大梧山、白兆山、襄南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湘鄂赣军区、江汉军区、豫皖苏军区任军分区副政委、淮阳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中原突围和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海军司令部参谋长、军事学院训练部战术教授会教员、战史教授会主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副政委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4月22日病逝于北京。 ☚ 熊晃 方国南 ☛ 方正fāng zhèng汉朝选举官吏的科目之一。汉朝取士之制有方正科,始于汉文帝,多与"贤良"合称"贤良方正"。《汉书·儒林传·房凤》:"太常举方正,为县令都尉。"《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晋朝沿其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