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是质量管理的思考性方法,是70年代在日本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系统工程、运筹学、价值工程等管理科学中选取、提炼而用于质量管理的,这些方法于1979年传入我国并逐渐在国内得到推广运用。 一、关系图法。是用连线图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首先把影响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用简明、确切的文字加以表达,然后用箭头表示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关系而形成的图形。主要有单目的型和多目的型两种。 二、KJ法。KJ是该方法提出者川喜田二郎(Kawarita Jiro) 日文罗马拼音的字头。具体做法是把所收集的质量资料用卡片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归纳整理、探索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系统图法。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把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的手段与方法,按照系统来展开,作出图形,明确问题的重点,找到欲达目标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四、矩阵图法。是通过多维思考借助于数学上矩阵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问题关键点的方法。 五、数据矩阵分析方法。与矩阵图法相类似,其区别不是在矩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并用电子计算机求解。它的主体就是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多变量分析方法。 六、PDPC法。是“过程决策规程图法”的英文缩写。做法是在制定计划时,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预测,提出多种相应的措施,以便在执行过程中随时进行预测和修正,最终实现计划。 七、矢线图法。亦称“箭条图法”,是计划评审技术(PERT)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此种方法是以任务所需工时为时间因素,用任务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和一些简单算法来反映整个任务的全貌,全面筹划,统一安排,寻求最优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