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集校】: 《文选》陈本:伍子逢殃兮,比干葅醢。 《文选》尤本、《文选》六臣本、朱熹、汪瑗、庄允益:同陈本。 洪兴祖: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校语:菹,一作葅。 黄省曾、朱多煃: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毛晋:伍子逢 刘永济:行、殃。 张谱行韵属上,与中、穷叶。戴氏音义,中读如张,穷读如强,亦与行叶。惟江氏韵读以行韵奇出,疑脱偶句。今校定“伍子逢殃”,与“比干菹醢”互易,则行、殃正叶。 特以韵奇出,疑以乃昌之譌,行、昌、殃三韵正叶。戴、张属上则文义割裂,恐非。 姜亮夫:葅本训酢菜,盖从艸,从俎;俎者礼俎,所以荐肉,则葅乃形声兼会意字。然《説文》以菹爲正文,从艸,沮声;经典亦多此作,其实当爲 王逸:伍子,伍子胥也,爲吴王夫差臣,谏令伐越,夫差不听,遂赐劒而自杀。 后越竟灭吴,故言逢殃。比干, 于是杀比干,剖其心而观之,故言葅醢也。 洪兴祖:子胥,伍员也。《史记》:越王句践率其衆以朝吴,吴王喜。惟子胥惧曰:是弃吴也。 谏不听,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 将死,曰:抉吾眼,置吴东门之上,以观越之灭吴也。 《庄子》曰:伍员流于江。邹阳曰:子胥鸱夷。 一云:比干,纣之庶兄。 汪瑗:逢殃,遭祸也。 葅,淹菜。醢,肉酱也。 忠不必用,言伍子、比干也。贤不必以,言接舆、桑扈也。以忠贤二句,横入四子之中,《楚辞》多有此体。 钱澄之:忠不用,贤不以,伍子比干刑戮接踵,又何有于流放乎? 林云铭:忠不必用。此二句当在忠不必用之上。 屈复:四人总説二句,下用忠不必用一句承之。 人所知也,此却 刘梦鹏:逢殃、葅醢,则又不但不用、不以而已。 陈本礼:末引四子,正见天道不可必、人事不可量。迴想从前许多抱负将欲致君尧舜、与日月争光者,今皆付之于愁苦 王闿运:比此二子,己又稍愈。 闻一多:《管子·形势篇》“后穉逢殃。”《九歎·怨思》“王子比干之逢醢。” 姜亮夫:此六句因幽处而思及古之贤人。意谓古之贤者,亦尝遭时不遇,或爲佯狂,或遭祸殃,前世已然,余又何怨也! 马茂元:菹醢,据説比干剖心而死,这里所谓“菹醢”,极言其刑之惨酷。 刘永济:此文伍子,《章句》指爲伍子胥,后世注家无异説。考子胥因劝吴王伐越不从,赐剑而死。子胥于吴诚忠矣,然教吴伐楚,残破郢都,鞭平王之尸,自此之后,吴楚构兵不休,贻害楚国甚大,实乃楚之逆臣,屈子决无以忠许之之理。 此伍子当属伍奢。 奢因谏平王不应信费无忌之谗而疑忌太子建,爲平王所杀,谓之爲忠,允无愧色。《九辩》有“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语,尤足证成此説。 子胥引吴伐楚,申包胥哭于秦庭,七日七夜,以求援,其所爲与子胥相反,而屈子美之,自无更美子胥之理。屈子之世,游士盛行,不得志于本国者,每出仕异国。 屈子则宁死勿去,与当时风气相反,其不轻去就,盖由忠义之厚,安肯许叛国之人爲忠。昔人未及 苏雪林:比干剖心见《史记·殷本 蒋天枢:史载纣醢梅伯,或亦有醢比干之説,故云“比干葅醢”欤?古固有杀身救国如伍员、比干者,《离骚》亦言“虽体解吾犹未变”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