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在台湾新竹县建立的类似美国“硅谷”的科研和生产基地。旨在引进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把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研究和制造高级工业品,以促使台湾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该科学工业园区隶属于台湾国民党当局“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简称“国科会”),制订有《科学工业园区管理条例》,其中规定: 凡投资的科学工业,应依《公司法》组织股份公司;其投资计划需能配合台湾工业发展、使用,或者能够为台湾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本身要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实验仪器设备,且不会造成公害;为保证投资计划实施,厂商还必须按照规定交纳保证金,待全部计划实施后无息退还;对园内投资企业,开始一段免征进、出口税,货物税及营业税,外资企业本息利润可自由汇出。园区设有电子计算中心,供厂商租用,提供高效率服务。该园区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1981—1983年),重点在“科技引进、人才培养”;第二期(1984—1986年),重点在“科技生根、市场拓展”;第三期(1987—1990年),重点在“科技突破、产品创新”。至1986年底,核准在园区投资的厂商达77家,其中有60家已进入园区作业,产品以精密电子及电脑类多,销售2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公司营业额170.6亿新台币。待全部建成后,占地面积可达2000公顷,可容纳150—200家企业,全部工作人员4万人,产品销售额为30至40亿美元。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县,是台湾北部开发较早的地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而且还是台湾地区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地区。台湾“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原大学等院校和中山科学研究院、精密仪器发展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都集中此地区,有利于科学工业发展和 “建教合作”。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国民党当局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和科学技术人才,参照美国加州斯坦福科学工业区的经验,利用新竹县的地理优势,决定在此地设置科学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分三期,于1990年完成建设。它的建成,有利于提升台湾的科技水平,推动台湾产业的发展。 ☚ 新同盟会 新约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