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总面积7.43万平方千米,占自治区总面积4.4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于1954年10月7日正式组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六军、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体官兵17.5万人就地转业而成。遵从“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两大沙漠边缘和边境地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在亘古荒原上兴建了一大批团场、厂矿、城镇。它们分布在自治区13个地州市内。在自治区的80多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兵团的农牧团场。兵团的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4年10月,为兵团事业奠基时期。1954—1957年,为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时期。1958—1966年,为兵团全面发展时期,经济总量约占新疆的1/4。1966年5月至1975年3月,为兵团事业受挫时期,兵团建制撤销。1975—1981年,为农垦总局时期。1982年至今,为兵团恢复和发展时期。1990年以后,兵团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2年底,兵团总人口250.12万人。下辖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510余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2390个社会事业单位,其中有百花村、新天国际、伊力特等8家上市公司,35所大中专院校、286所普通中学、417所普通小学、170个科研机构,221家医院,25个金融、保险机构,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222.55亿元,占新疆GDP的14%左右,其中棉花、棉纱、棉布分别占新疆的46.3%、45.4%和45.4%。40余年来,新疆兵团已建成农林牧副渔业并举,工交建商服务业全面发展,党政军企社会事业五位一体,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监狱管理等政法机关齐备的特殊的组织形式,是一支执行党和国家赋予“屯垦戍边”伟大历史使命、组织形式特殊的政治力量。兵团历任司令员:陶峙岳(1954—1968年)、张竭诚(1968—1975年)、肖凤瑞(1975—1978年任农垦总局局长)、谢高忠(1978—1982年任农垦总局局长)、陈实(1982—1987年)、刘双全(1987—1993年)、金云辉(1993—1998年)、张文岳(1998—2000年)、张庆黎(2000—2005)、华士飞(2005—)。政治委员:王恩茂(1954—1972年)、肖凤瑞(1978年任总局党委书记)、祁果(1978—1979年任总局党委书记)、阳焕生(1979—1982年任总局党委书记,1982—1985年任兵团政治委员)、郭刚(1987—1994年)、王传友(1994—2000年)、陈德敏(2000—2005)、聂卫国(200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在新疆组建的属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形式的生产建设大军。1952年2月,进驻新疆的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参加地方生产建设,于1954年正式成立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曾撤销兵团领导机构,改属农垦总局。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以“劳武结合,屯垦戍边”为指导方针。四十多年来,兵团战士团结各民族人民在天山南北垦荒修渠、植树造林、推广科技、发展生产。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为指导思想,开展多种经营,在建立农牧业生产基地的同时,建成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改变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付出了巨大努力。大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知识青年,从祖国各地奔赴新疆参加兵团投入边疆建设。兵团现已发展成为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农工学商兵全面发展的建设大军,在巩固国防、繁荣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根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建军思想组建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建设大军。进驻新疆的部分人民解放军于1952年2月集体转业参加开发和建设边疆, 1954年正式组成生产建设兵团。二十多年中,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植树造林, 推广农业机械,治理盐碱地,实行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开发农田1,800多万亩。在创建大型农牧场的同时, 还建成数百个工矿企业。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农垦部队的扩大, 大批支边青年积极参加兵团,已逐渐成为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农工商学兵全面发展的农垦大军。在繁荣边疆,巩固国防,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贡献。1975年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构, 转属农垦总局。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作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并要求坚决贯彻“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方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10月7日成立。地处95°34′~75°50′E,35°30′~48°34′N之间。兵团下设10个农业建设师,3个农场管理局,1个工程建筑师。拥有172个农牧团场,8个工业团,700多个工商运建企业。兵团总面积6.85 万km2,耕地94.85 万hm2,林地22.2 万hm2,草原282.3 万hm2,淡水面积33.2 万hm2。 总人口228.79 万人,职工93.36万人。分布于新疆3市5州8个地区67个市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简称,是屯垦戍边的组织。于1954年10月,以新疆军区部队一部组成。十年动乱期间,兵团遭受极大破坏,1975年撤销了兵团建制。1981年12月,中央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恢复兵团领导机构。30多年来,兵团贯彻了“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方针,保持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荒滩上开垦出了良田,在戈壁滩上建起了工厂、学校和医院,并大力发展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一支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工农商学兵全面发展的农垦大军。在繁荣边疆经济,巩固国防,团结新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