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对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措施,可降低胆红素浓度、移去抗体及致敏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缺氧,预防心力衰竭。
换血指征为:
❶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已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症状者;脐血胆红素于3.5~4mg/dl以上,或生后6小时达6mg/dl,12小时达12mg/dl,据此推测以后将高达18~20mg/dl以上;
❷生后胆红素已达18~20mg/dl者(早产儿胆红素达16mg/dl者); 胆红素接近或尚未达16~18mg/dl,但已有核黄疸症状(如抽痉)者;
❸脐血的血红蛋白于14g/dl以下。
换血总量应根据临床情况而定,一般用患儿血容量的2~3倍时(新生儿血容量约为85ml/kg),可换出患儿血液的86~95%。
换血血源:
❶对ABO血型不合者,母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者,最好应用O型红细胞与AB型血浆等份之混悬液进行换血。应用抗A或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液,亦有效,但有时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❷对Rh血型不合者,应用与母Rh血型同型血。其ABO血型应与新生儿同型或为O型血。无论何种血型的不合,对有明显贫血和心力衰竭的患儿可应用浓缩血 (减少血浆一半的血量)。血液必须新鲜,库存血不得超过三天,以防高钾血症。
应用以肝素抗凝新鲜血者,每100ml只需肝素3~4mg,注意摇匀; 换血后按1mg肝素与0.5mg鱼精蛋白的比例,给予鱼精蛋白以防出血。应用枸橼酸盐保养液抗凝血者因保养液占血量的1/5,使血液稀释,换血后可呈贫血。枸橼酸盐尚可导致酸中毒,低钙血症,于换血过程中每换100ml血,应用10%葡萄糖酸钙1ml缓慢注入。注射前后均应以等渗盐水2~3ml冲洗换血导管。
换血应于手术室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
❶停奶一次或抽出胃内容物,以防吐后吸入。
❷主要换血器械包括三通活塞2个串起接连、换血用塑料管或硅橡胶管2根、20ml注射器4副、10ml注射器2副、5ml注射器2副、2及1ml注射器各1~2副、500ml小盆4个、小儿静脉切开器械一套、探针一根、20cm长小尺1把及滤血器2个。
❸主要换血药物包括等渗盐水500ml 3瓶、等渗盐水注射液10ml 5支、肝素12500单位(100mg) 1支、10%葡萄糖酸钙10ml 1支、1%鱼精蛋白1ml1支、1∶5000呋喃西林100ml、急救设备及药品等。换血操作:
❶患儿取仰卧位,固定手脚,暴露腹部,消毒皮肤,盖无菌巾,备局部麻醉剂。
❷换血所用器械先用200ml等渗盐水加0.1ml肝素之液体滑润,检查有无故障,接好血液出入管。
❸换血途经采用脐静脉,对已保留脐带者,剪剩5cm左右,查找脐静脉,将导管直接插入,方向稍偏右上方约30°角,力不可猛,以防穿破;若插入有阻,先用探针轻试。或于脐孔上1cm处,局麻后作1.5cm长半圆形切口,分离软组织,切开筋膜,于中线稍偏右处查找灰白色脐静脉,切开鞘膜,游离脐静脉,勿伤腹膜,挑出后切开,插入导管深达4~6cm,结扎固定。
❹插管成功后,取血送检血清胆红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测量静脉压决定有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缺血性休克的可能。静脉压超过8cm者,换血时先可多抽少注;静脉压低于6cm以下则宜少抽多注,出入总差量不超过30ml。每次抽出和注入量约20ml,病重者可减为10ml,以减少静脉压波动,经时2分钟。记录者可报时间,以保证换血速度均匀,换血者报每次抽出或注入血量,必要时测静脉压,以平衡换血量。
❺抽血时负压不可过大,抽注困难时可换洗注射器,仍有困难时稍稍转动导管或变换深度,必要时更换器械,重新插管。
❻换血过程中应注意一般情况、面色、有无多汗、憋气等。每15分钟测心率、呼吸、血压一次。换血结束前,送检血清胆红素及血常规。手术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手术结束后局部消毒包扎。换血时应防止血栓、空气栓塞、心力衰竭、心脏停搏、合并感染及换血过量而产生高血容量症。术后处理:
❶每4小时测心率、呼吸、血压一次。注意黄疸程度、一般表现、神经精神状态等。继续母乳喂养。
❷血清胆红素每1/2~1天复查一次,血常规1~3天检查一次,黄疸减退后可免除检验。
❸换血后仍可采用光疗及一般药物治疗。
❹出生后2个月内,最好每二周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一次,贫血较重者,应小量输血,2个月后可以铁剂治疗。
❺定期随访精神神经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