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新生儿电解质紊乱性疾病之一。多由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慢性吐泻、肾小管疾病、补液失衡等原因引起。血清镁低于0.6mmol/L(1.2mEq/L)。临床表现:病儿兴奋性增强,烦躁不宁、肌颤、惊厥,经补钙治疗效果改善不明显;血镁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可按体重计算注射硫酸镁等。
新生儿低镁血症
新生儿低镁血症为引起新生儿惊厥原因之一。血镁低于1.0mg/dl(0.8mEq/L)者称低镁血症。
镁参予磷在ATP和ADP间来回转移,催化许多酶的作用过程(尤其在肝内),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镁离子阻滞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此项阻滞可被钙离子拮抗。足月新生儿体内约含镁63mEq,大部分在肌肉及骨胳中。肌肉中含27.6mEq,骨胳中含30.2mEq,脑脊液中仅含2.6mEq。维生素D可增加钙、镁的吸收; 钙摄入增加时,镁的吸收就可减少,牛乳中镁的含量虽然相当多,但其钙、磷的含量高,可影响镁的吸收。肠功能亢进时,镁从大便中排出增多。
糖尿病或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母所生新生儿、胎龄小样儿、输过枸橼酸抗凝血的新生儿、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大量摄入含磷的牛乳、外科手术切除大段小肠、呕吐或持续胃肠引流,持久腹泻等均可引起低镁血症。新生儿惊厥因代谢紊乱引起者约80%为混合性,既有低血钙、高血磷,又有低血镁;单纯低血钙占19%,单纯低血镁仅占2~3%。
低镁血症的症状与低钙血症相似,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抽搐外,尚有面色苍白、嗜睡、萎软、少动、不思饮食等表现。诊断有赖于血镁测定。治疗用硫酸镁。当条件不允许测定血镁时,若低钙血症患儿用钙治疗后抽搐不止,血钙不见升高,应怀疑低镁血症,可肌注25%硫酸镁,每次0.1ml/kg,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