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根据地妇女学校。1929年7月,在毛泽东的关怀下,于闽西新泉镇开办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1929年底学员从最初的15人增加到100余人,以内容通俗、政治性强的《红军识字课本》为教材,教员由区、乡干部轮流义务承担。不久,在东山楼又开办1所分校。1930年2月新泉区政府举办妇女骨干训练班,为期3个月,各乡选送80余名学员,她们毕业后,回到本乡本村创办妇女夜校。至1930年底新泉镇有妇女夜校18所,共培训700余名妇女。这些学员成为当地革命斗争、根据地建设以及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其中有120名参加了红军游击队。(石 彤)红色娘子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女子武装。全称为琼崖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3月,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成立。庞琼花任连长,王时香任政治指导员,全连120人,分3个排9个班。归红三团建制。其主要任务是保卫琼崖特委、保卫苏维埃政权,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女子军平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农业生产,发动组织群众与国民党地主恶霸斗争。主要活动于琼东、乐会、万宁等县交界地区,为民除害。1932年7月间,广东军阀陈济棠向琼崖苏区大举进犯,女子军在掩护主力撤退的战斗中,许多战士英勇牺牲,连长、指导员等8人被俘,女子军特务连番号被取消。1939年冬,红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的两个排调往琼东四区师部,归红一团建制,红三团又在留下的第三排的基础上,增建一排,组成女子军第二特务连,连长黄墩英,指导员庞学连,队员有60余人,归红三团建制,它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乐会县苏区机关,看守监狱。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高度评价女子军特务连是“世界革命的典范”。 ☚ 女工农妇代表会 卢森堡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