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翠微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翠微寺(明)廖希颜
翠微寺为北京西山寺院,因建翠微峰下,故名。西山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等八座寺庙建于峰峦耸翠的翠微、卢师、平坡三山之间,称“西山八大处”,以景色各异著名。此诗写翠微寺之清静幽寂,赞其为神仙之地。 【作者】 廖希颜,明代诗人。字叔愚,茶陵(今属湖南)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高安知县,历工部主事、郎中,出为山西提学副使,迁浙江按察使。工七律诗,有《思复堂稿》。 【注释】 ①神州:古代称京都为“神州”,《文选·左思<咏史诗>》:“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吕向注: “神州,京师也。”此指北京。②石磴:山路石阶。阁道:栈道,山路险要处架空的通道。③迥(jiong):远。④长风:大风。鹳(guan):似鹤的一种大型水鸟。⑤长安:汉唐古都,此借指北京。天尺五:谓距宫廷极近。《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城南韦杜,指长安城南韦曲、杜曲,为当时贵族权门聚居地。⑥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谓神仙居住的地方。 翠微寺在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武德八年(625)在此置太和宫,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647)复置,名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改翠微宫为翠微寺。一说在终南山上。遗迹今不可考。唐代诗人李白《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即指此。 翠微寺 翠微寺佛寺。《新唐书·地理志》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625)置,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孟浩然曾杖策登眺,并写《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杜甫天宝十三载(754)所写《重过何氏五首》也有“云薄翠微寺”之句。改寺时间不应晚于开元末,元和之说不确。刘禹锡《翠微寺有感》写了它的昔与今。晚唐温庭筠有《题翠微寺二十二韵》,金赵秉文有 《翠微寺》,前者借题发挥,后者则有描述: “南山深锁翠微宫,寺在南山十里东。”宋程大昌《雍录》:“有游者题云: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 由此可见其兴衰。 ☚ 净业寺 云居寺 ☛ 翠微寺 翠微寺佛寺。《新唐书·地理志》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625)置,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孟浩然曾杖策登眺,并写《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杜甫天宝十三载(754)所写《重过何氏五首》也有“云薄翠微寺”之句。改寺时间不应晚于开元末,元和之说不确。刘禹锡《翠微寺有感》写了它的昔与今。晚唐温庭筠有《题翠微寺二十二韵》,金赵秉文有 《翠微寺》,前者借题发挥,后者则有描述: “南山深锁翠微宫,寺在南山十里东。”宋程大昌《雍录》:“有游者题云: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 由此可见其兴衰。 ☚ 净业寺 云居寺 ☛ 翠微寺 翠微寺位于黄山翠微峰下。清《黄山志》:“寺卑处山麓,如人间梵刹。”唐中和三年(883),天竺(古印度)僧创建。该僧德行高深,编麻为衣,冬夏不易,人称麻衣祖师。南唐保大五年(947)敕赐寺额。明弘光元年(1645)僧心空重建,孝廉邵朴元作记。寺外建有祖师塔。一时高僧名士云集,香火旺盛。旧时每年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王生日庙会,尤为热闹。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僧赵纲、大和等修寺志。清咸丰间太平天国起义军曾驻此。翠微峰是黄山三十六峰中别具一格的孤峰,峰下有翠微洞、青牛溪、布水源等名胜。1949年,翠微寺又经维修,成为游览胜地。 ☚ 百丈瀑 翡翠池 ☛ 翠微寺 翠微寺在黄山翠微峰下。清康熙《黄山志定本》载:“寺卑处山麓,如人间梵刹。”唐大中二年(848)天竺(古印度)高僧包西来创建。包德行高洁,编麻为衣,冬夏不易,人称麻衣祖师。寺外建有祖师塔。后汉天福元年(947)敕赐寺额。明弘治二年(1489)僧心空重建,孝廉邵朴元作记。一时高僧云集,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圣诞庙会,香客络绎不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僧赵纲、大和等曾修寺志。清咸丰间太平天国起义军曾驻寺内。1949年,翠微寺又经维修。寺所在的翠微峰是黄山群峰中别具一格的孤峰,峰下有翠微洞、青牛溪、布水源等名胜,为游览胜境。 ☚ 龙山寺 半山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