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病毒
新城疫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本病毒是1927年Doyle在英国Newcastle-on-Tyne附近的一次家禽流行病中分离到的,随后定名为新城疫病毒(NDV)。1934年Topacio才在鸡胚组织块中培养成功。本病毒也称多形粘病毒和禽肺脑炎病毒。在英国,鸡疫(powl-pest)病毒这一名称常用于包括NDV和鸡瘟(fowl-plague)病毒。本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鸡和鸭。
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100~200nm,偶而有大至600nm的多形性,也有丝状体。核壳体为螺旋对称,直径17nm,螺距5nm,中空部分为4nm。有包膜,表面有突起,具有血凝活性、神经氨酸酶活性及血溶活性。核酸约为5.7%,单分子,分子量为7.5×106,其碱基组成为C23±0.4%,A23.8±0.4%,G23.8±0.5%,U29.4±0.6%。感染性颗粒在pH2、4℃5天可以灭活;1:5000福尔马林1小时,60℃30分钟或55℃45分钟也可灭活。NDV特别是减毒株,具有很高的干扰素诱生能力。NDV可以凝集鸡红细胞以及其他多种鸟和哺乳类动物红细胞。解离迅速,但不完全。本病毒与仙台病毒、腮腺炎病毒有交叉血清学反应。不同NDV病毒株之间有小的抗原性差异。大多数病毒株在鸡胚细胞培养中以及鸡胚多种组织内增殖良好,在人、猴、家兔、豚鼠细胞内也可生长。可在细胞培养上形成蚀斑。病变的特征是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融合细胞。对鸡、火鸡以及其他鸟类可引起致死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呼吸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目前中国已有减毒活疫苗控制NDV在鸡群流行。
新城疫病毒一般对人无致病性。但是,Morris等(1956)、Hanson等(1958)报道,偶尔可以从人分离到该病毒。因而提出人也可能是NDV的自然宿主之一。在家禽饲养工作人员或接触该病毒的研究工作人员,偶尔可以引起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