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oKeynesian Economics作为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回应而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凯恩斯主义学派。它力图建立起一套能产生凯恩斯主义结论并且与个人最大化行为相符合的理论和政策手段。主要代表人物有格雷戈里·曼丘、劳伦斯·萨默斯、奥利维尔·布兰德和斯坦利·费希尔、爱德蒙·费尔普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霍尔和约翰·泰勒。他们以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为出发点,寻求对工资和价格难以对劳动市场和其他市场进行调整并使之出清的状态,提出一种可以接受的解释,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新的总供给理论。他们大胆地构筑了一个新的理论世界,其特征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市场、异质劳动以及不对称信息,而且其当事人常常关心公平问题。其结果,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真实”的宏观世界的特征就在于协调失灵和宏观经济的外部性。新老版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关键区别在于,新古典综合派的模型倾向于假定一个固定的名义工资,而新凯恩斯主义则力图给工资和价格粘性现象提供一个微观经济学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认为企业是 “价格接受者”,后者认为是制定价格的垄断竞争者。但新凯恩斯主义是研究纲领较杂的一个群体,不存在统一的模型,对工资和价格刚性及其宏观后果有着许多种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作为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回应,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凯恩斯主义学派。它力图建立起一套能产生凯恩斯主义结论,并且与个人最大化行为相符合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Stiglitz,Joseph Eugene,1942— )、曼昆(Mankiw,N.Gregory,1958— )、布兰查德(Blanchard,Olivier Jean,1948— )、费希尔(Fischer,Stanley,1943— )、罗默(Romer,David)、萨默斯(Summers,Lawrence H.,1954— )、阿克洛夫(Akerlof,George Arthur,1940— )、耶伦(Yellen,Janet L.,1946— )、泰勒(Taylor,John B.,1946— )、伯南克(Bernanke,Ben,1953— )等。他们以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为出发点,寻求对工资和价格难以对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并使市场出清的状态提出一种新的解释,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新的总需求理论。他们构筑了一个新的理论世界,其特征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市场、异质劳动以及不对称信息。他们认为,在这个宏观世界中,存在着协调失灵和宏观经济的外部性。新、老版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 原凯恩斯主义倾向于假定一个固定的名义工资,而新凯恩斯主义则力图给工资和价格黏性现象提供一个微观经济学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 前者认为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后者认为企业是制定价格的垄断竞争者。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 Keynesian Economics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个新学派。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对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提出有效的对策而衰落了。在凯恩斯主义处于低潮时,一些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的学者,汲取凯恩斯主义失败的教训,在与自由经济主义学派的斗争中,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创建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80年代复兴了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曾任美国经济顾问团主席,新凯恩斯经济学的经济政策主张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两大最主要的流派。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失业滞后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