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美塔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1824年3月2日生,1884年5月12日去世。6岁演奏钢琴,8岁作曲。1848年创办布拉格音乐学院,1856年成为哥德堡爱乐乐团指挥。创作歌剧8部,管弦乐11部,室内乐3首,歌曲7首,钢琴曲8首。主要作品:歌剧《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1863)、《被出卖的新嫁娘》(1864,1870年修订);管弦乐《我的祖国》(1874~1879);室内乐《g小调钢琴三重奏》(1855);歌曲《海之歌》(1877);钢琴《6首风格小品》(1848)等。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1824—1884B.Smetana捷克作曲家。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1843年赴布拉格,从J·普罗克什学习钢琴和理论。1848~1856年创立音乐学校并任该校负责人。1856年到瑞典任哥德堡爱乐乐团指挥。1861年返回布拉格,从事音乐创作、指挥、演出等活动。他的主要作品有8部歌剧、11部管弦乐作品、3部室内乐作品以及若干钢琴曲和声乐曲。其中歌剧的代表作有《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1863年)、《被出卖的新嫁娘》(1866年)、《达利博尔》(1867年)和《莉布谢》(1872年);交响音乐的代表作,是1874~1879年间在他失去听觉之后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他代表性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钢琴三重奏、小提琴曲《我的故乡》、钢琴曲《波尔卡舞曲》4首和《斯拉夫舞曲》10首。 ☚ 穆索尔斯基 德沃夏克 ☛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1824-1884SimeitanaB·Smetana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刨始人。1856年以前一直在布拉格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早期作品深受古典大师们的影响,后来结识了李斯特和柏辽兹,对自己作品的传统风格产生疑问,使他逐步摆脱西欧传统古典音乐的束缚,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1848年斯美塔那在布拉格开设了一所音乐学校,后来又去瑞典旅居,在那里担任教学与指挥工作。6年后,再返回祖国,他发现捷克战争年代带来的沉闷气氛已消失,一个新的捷克已经诞生,他充满热情地写作,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风格写歌剧,他先后写了10部歌剧都以爱国主义主题为主导。1866年完成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成为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歌剧宝库中的珍品,1874年又写了三部民族题材的歌剧后,突然耳聋。但他仍然写出他的不朽名作交响诗套曲 《我的祖国》,其中包括6首乐曲,从各方面歌颂了他的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祖国的苦难、传奇的过去并展望光辉灿烂的未来,其中《波尔塔瓦河》一段,更是烩炙人口,家喻户晓,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之一。1884年5月12月逝世于布拉格。 ☚ 勃拉姆斯 德沃夏克 ☛ 斯美塔那1824—1884Bedrich Smetana捷克作曲家。自幼习乐。曾创办布拉格音乐学校。创作上重视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是近代捷克民族乐派和民族歌剧的奠基人。作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达里波》、《里布舍》、《两个寡妇》等8部、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钢琴曲集《波尔卡》等。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1824—1884Smetana,Bedoick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自幼喜爱音乐,4岁学小提琴,8岁开始作曲。曾受教于捷克著名音乐教师约瑟夫·普罗克什。1848年,亲自投身反抗异族压迫的民族革命运动,创作出合唱曲《自由之歌》,钢琴曲《国民近卫军进行曲》等。1856年被迫离开祖国,流亡瑞典。1861年回国后,以领导捷克民族音乐事业为己任,开展广泛的音乐活动。1874年听觉失灵,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创作,许多重要作品均是耳聋后创作的。 ☚ 民族乐派的音乐 德沃夏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