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斧Fǔ

《姓氏词典》 据 《姓谱》 收载。其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

斧fú

斫木的工具。劉勝《文木賦》:“乃命班爾,載斧伐斯。”

《斧》

《斧》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罗马尼亚作家萨多维亚努(1880—1961)的中篇名作之一。小说据罗马尼亚民间故事写成。主人公里本是个老实能干的牧羊人,40多天前,他背井离乡去贩羊,可是一去不返,毫无音讯。他的妻子维多丽亚日夜思念,坐卧不安,决心带着儿子去寻找丈夫。一路上母子二人爬山涉水,历尽艰难,但他们寻找亲人的决心毫不动摇。在客店里,他们打听到一些线索,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了里本的遗骸。维多丽亚母子在搜集亲人遗骨时,发现里本头骨上有斧砍的痕迹,她又继续寻找凶手,决心为丈夫报仇。经多方了解,她知道凶手就是与里本一同贩羊的两个人。维多丽亚为丈夫举行隆重葬礼,把凶手邀来,当众揭发了他们谋财害命的罪恶行径。主犯仓皇逃窜,里本的儿子紧追上去,举起父亲留下的斧头朝凶手砍去,母子二人终于报仇雪恨。

小说通过维多丽亚寻夫所经过的路程的描述,写出了罗马尼亚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反映了特定时期罗马尼亚的社会生活。作家在此揭露了罗马尼亚的社会黑暗与腐败,揭示了人民的生活现状,歌颂了受害者的反抗精神。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刚毅的山区妇女形象,她善良纯洁,勤劳治家,而当面对灾难,屡遭不幸时,却能机智勇敢、不屈不挠,她的性格正体现了罗马尼亚人民对黑暗势力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高贵品质。小说还对当时社会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谋财害命、丧尽天良的恶势力进行揭露和批判,通过别人的揭发对他们进行鞭挞,并写出他们的最后下场。这些都使得小说获得了强烈的进步意义。

小说在艺术上别具特色。《斧》的故事情节生动引人,环环相扣,读者的心时刻随着女主人公寻夫的过程而起伏动荡。情节安排张弛得当,颇具弹性,人们一会儿发现了线索,一会儿又全不见踪影;主人公刚刚找到了尸骨,却又要马上追寻凶犯……,这样的情节安排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真实性强,特别是作者在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时,注意从心理活动的角度进行刻画,把人物焦急、渴望、担忧、悲伤、愤恨等复杂心理表现得恰到好处。在小说中,作家还以绚丽多彩的笔触描写了山区传统的农村生活、风俗习惯和自然景色,那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的自然风光和居民靠斧头和牧羊为生的生活方式,都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读音f·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方矩切,上,麌韵。
❶斧子。
❷古代的一种兵器。

上一条: 下一条:

〔fu〕 ghob daot.
斧子 〔fu·zi〕 ghob daot.

ㄈㄨˇ3482槌子。中原官话。山西吉县〖〗。

斧fǔ

斧子,砍东西的工具,头呈楔子形,有刃,有柄
 △ 板~。也说斧头。

❶古代一种兵器:~钺(yue)︱板~︱大刀阔~。
❷斧子;斧头:~柯(ke)︱鬼~神工︱班门弄~。
○~锧(zhi)(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正(请人修改文章的客气话)︱~削(xue)(斧正)。

斧fǔ

❶ 斧子,一种砍伐工具:斧头│板斧│班门弄斧。
❷ 古代的一种兵器:斧钺。

二郎担山/三花盖顶/凤凰展翅/只手飞砣/老马奔槽/杀斧/冲捶/老渔撒网/虎尾剪/宕捶/拦腰捶/狮子大张口/秋风扫叶/枯树盘根/独劈华山/饿虎扑羊/横江飞渡/鞭捶

☚ 霸王上弓   二郎担山 ☛

斧fu

斧头 斧削 斧钺1(yue) 斧凿 斧正 斧锧2(zhi) 斧子 板斧刀斧 资斧3 斧足类4 斧凿痕5 刀斧手 鬼斧神工 班门弄斧 大刀阔斧

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八尺。《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用以断斩”。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区别的,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
长柄的斧和钺,古时多为马将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和“开山钺”、“压丑钺”等。《水浒传》中急先锋索超使用的就是大斧,杀伤力颇大。短柄的斧,有单、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斧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
斧和钺历史悠久,一九七二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铜钺,它说明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使用青铜的兵器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相当精致,有刃、有背,上面铸有纹饰。斧和钺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搂、抹、云、片等,带刺、带钩的钺则多刺、钩两法。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失传或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图88、89)。

图88 斧

图89 护手斧

☚ 弩   齿翼月牙镋 ☛

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钺,豁也。所向莫敢向前,豁然破散也。


——《逸雅》

☚ 斩溪桥   钎钺 ☛

斧fǔ

伐木工具,斧子:苇簑犹泊钓,林~不闻樵。(五十·1154)

❶形旁殺刃上而長。《禮記 ·檀弓上》: “昔者,夫子言之曰: 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者矣。” 鄭玄注: “斧形旁殺刃上而長。”
❷斧謂之黼,白黑文也。《禮記·檀弓上》: “天子之殯也,菆塗龍輴以椁,加斧於椁上,畢塗屋。” 鄭玄注: “斧謂之黼,白黑文也。”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工具 > 斧
斧  fǔ

亦稱“斧頭”。砍伐工具。遠古有石斧,為一木棍夾一楔形石頭。其後出現青铜斧。斧頭上有方或圓形孔,寬身,兩側近刃部較長或呈弧形,平刃或弧刃,孔中裝柄。其制已與今之斧相似。後世多為鐵製。《易·巽》:“得其資斧。”王弼注:“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詩·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 匪斧不克。”《唐書·五行志》:“鎌柯不鑿孔,斧子不施柯。”《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見明晃晃一把劈柴斧頭,正在手邊。”其大者亦稱“板斧”。《水滸傳》第七十三回:“[宋江]若還對番了,就那裏舒着脖子受你板斧。如若對不番,你這厮没上下,當得何罪?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斧
斧  fǔ

亦稱“斨”。劈砍兵器,亦以刑殺。源自原始生産工具石斧。背厚刃薄,刀呈平形或弧形。方銎稱斨,楕銎稱斧。《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朱熹注:“隋(楕)銎曰斧,方銎曰斨,征伐之用也。”《漢書·項籍傳》:“孰與身伏斧質,妻子爲戮乎? ”顏師古注:“質謂鍖也,古者斬人,加于鍖上而斫之也。”明·佚名《霞箋記·驛亭奇遇》:“效軍家扮妝,非同博浪,只爲一宵恩愛情難放,混軍中執斨,混軍中執斨,不見翠眉娘。”參閱《六韜·立將》。

斧fǔ

〖名词〗
一、砍物的工具,斧头(4)。《梓人传》:彼执斧者奔而右。——那拿着斧头的人就奔向右边。《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庙中的和尚叫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徐文长传》: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有时自己拿斧头敲破自己的头,鲜血流下遮住脸面,头骨都折断了,用手搓它有声音发出来。
二、古代的兵器,亦用作杀人的刑具(1)。《张益州画像记》: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那些迭着脚不敢走路,屏住气不敢开口的百姓,就用砧板、斧子去役使他们。


斧fǔ

〖动词〗
用斧砍(1)。《梓人传》:挥其杖曰:“斧!”——梓人挥动手中的木棒说:“砍!”

斧fǔ

❶ 砍木工具。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❷ 古代兵器,也用为刑具。《汉书·苏武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钺汤镬,诚甘乐之。”

*fu

B8AB
❶一种用来砍伐的工具:~头/~斤。
❷古兵器名:~钺。

删除

删除

删(删去;删刈;删掠;删掉;删削;删夷;删割;删裁;删弃;删薙;删落;~繁就简) 削(削除;削剔;锄削) 刊(刊除;刊削;刊剥;刊剟;刊约;刊落) 剟(剟削) 芟(芟除;芟削;芟剪;芟翦;芟薙) 翦(翦截) 黜除 蠲去 剪截
删除、修改:书削
将文字中的某些部分删除:节删
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或比较次要的部分:删节 节芟
删去多余的文字或内容使简明扼要:删繁就简 删芜就简 芟繁从简 芟繁就简 去烦从简 去繁就简 去繁就约
删削并改动:斧 删改 削改 镌改 裁削 裁割 删革 刊革 刊删 改削 窜削 删易 涂乙 改除
 对文章或作品进行删改加工:引绳落斧
 删改繁冗之处:删繁
 剪裁删改:裁芟
 任意删改:大笔一挥
辨别删除:别裁
提炼删除:融汰
编辑删削:编刬
删除淘汰:删汰
任意删除应有的内容:阑出
(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删除)

另见:改正2 修改 除去 多余 字句

☚ 删除   涂掉 ☛

斧(斧子;板~;扁~) 斤 鈇(~钺) 鏚
斧和钺:鏚钺
各种斧:斧斤 斤斨
砍木斧:
方孔的斧子:
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斧钺
白色锋利的斧钺:霜鈇
斧钺一类的兵器:刘(执~) 戚 鏚 钺(仗~;节~)
以黄金为饰的斧:金斧
大斧:锵钺
圆刃大斧:钺斧
铁斧:玄钺 鑱斧
利斧:资斧 资釜 齐斧 齐钺
不锋利的斧:斧鈯
斧子的柄:柯(斧柯) 斧把 斧柄
斧头上装柄的孔:

另见:武器 砍 锋利

☚ 刀光   刑具 ☛

武器

武器

兵(兵器;兵械;兵刃;兵刀;兵戎;兵杖;~弩;兵戟;戈兵;甲兵;刀兵) 械(兵械;甲械;威械;缴~) 金(金刀) 铁(手无寸~) 戟(戟戈;戟盾;刀戟;朱戟;剑戟) 斧(斧钺) 戈(戈刃;戈兵;戈矢;戈甲;戈殳;戈剑;戈盾;戈戟;戈棘;戈铠;戈鋋;锋戈;干戈) 枪(枪械;枪只;枪支;枪火;枪杆;枪桿;枪戟;刀枪) 戎(戎具;戎器;戎钺) 矛戟 矛弧 甲仗 甲弩 矢刃 刀箭 刀楯 刀槊 刀麻 刀戟 剑槊 尺铁 战具 武具 凶器 家伙 飞锋 锋刃 锋鍉 锋镝 锋镞 兜鞬 鞬弭 铲铗 战器 火器 角距 干橹 鱼鞞 飞锋(足拨~)
武器的总称:桴革 器仗 器杖
兵器和甲胄的总称:兵革
武器、盔甲:器甲 兵甲
武器和弹药:火(火器;~炮;军火)
武器和鲜血:铁血
武器锐利:兵利
刀、枪之类密集众多:麻林
武器破损残缺:斧破斨缺
兵器的尖端:锋端 锐标
炮口、枪口:钢口
手里没有任何武器:手无寸铁 手无寸刃手无尺铁 身无寸铁(用于杀伤敌人和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器械装置)

另见:军队 士兵 执持 抵御 杀人

☚ 武器   各种兵器 ☛

各种兵器

各种兵器

五兵 五刃 刀枪剑戟 枪刀剑戟
任何兵器:尺寸之兵
古代兵器名:铲(流星铲) 锤(铁锤;银锤;双锤;铁爪锤) 鎲(鎲钯) 铫 鍠 镖(金镖;铁镖;飞镖) 镳 锏(锏钯;铜锏;流金锏) 钩(钩镡;钩戟;钩拒;钩棘;钩距;钩竿;钩镰枪) 镡 殳(铁殳) 棒(镫棒;狼牙棒) 鞭(鞭挝;鞭简;鞭锏;九节鞭) 戣 椎(长椎) 标(标枪;梭标) 斧(斧钺)矛(长矛;酋矛) 戟(靸戟;鈒戟;雄戟;匽戟) 鍠 钺 钯(鎲钯) 枪 鎌 镩 简 棍 鏚 杵 叉(马叉;鎲叉) 流星 狼筅骨朵(铁蒺藜骨朵) 铁挝 铁杖 铁檛 铁尺 长铍 长鉟 长戈 长兵 金瓜 银瓜 镫杖 镫仗 铁轮拨 雉尾炬
钢鞭的前端:鞭梢 鞭稍
钩的锋芒:钩芒 钩铓
能发射炮弹的重型武器:炮(火炮;铳炮;大炮) 筒(火箭筒;爆破筒)
旧式火炮:铁炮
古代一种火炮:震天雷
爆炸性武器:弹(炸弹;霰~;导~;氢~;流~) 雷(地~;手~;水~;铁~;鱼~)
暗中发射的武器:暗器(~伤人) 黑枪 冷枪
打击用的兵器:毄兵
铁制兵器:铁兵 铁刃
收藏的兵器:余兵
用以杀人的武器:不仁之器

☚ 武器   各种状况的武器 ☛

斩(~杀;~草) 剁(~肉) 刜打
斜砍:
用刀斧砍:斫(砍斫;斫伐) 刊
 用斧砍:斧(斧斫)
用刀向下砍:剁(~肉;~细)
砍开:剖(剖开) 解
 用刀斧等由纵面砍开:劈(劈开;劈砍)刳(~木) 披(~荆斩棘) 斯 劙 开析
 劈柴:析木 斩板
 在科研中,把人体或动植物体剖开:解破 解剖
剖裂:
砍断:斩(斩断;快刀~乱麻) 刽 逼绰歼殒
砍毁:翦伤
用刀斧砍除:戬 剔 删(删夷) 剪除 斫除
稍加砍除:略洗细砍:碎剁

另见:斧 切 树木

☚ 砍、切、剪、割   砍树 ☛

木工工具

木工工具

打眼具:凿(凿子;木~;圆~;方~) 铣(铣子;~鋧) 锜 銶
雕凿金石的小凿:
切木具:锯(锯子;手~;线~)
平木具:刨(刨子;~齿;推刨;槽~;平~;边~)
平木石具:
刨子中的刨刀:铁舌
木工画线具:墨斗 绳墨 钩绳
木工用的墨线:绳(准~)
木工砍木的工具:斧(斧子)
斧和凿:锧笮
削平木料的平头斧:锛(锛锄;木锛;锛子)

☚ 工具   平地具 ☛

修饰3

修饰3

饰 藻(藻饰;藻绘;藻缋) 斧(斧藻) 文 妆点 章施
表示修饰:的(红~花)
修饰文字:点染
修饰诗文等:琢磨
修饰文词:修辞 调辞 饰词 琢刻
 雕琢字句,修饰文辞:雕文饰词
文辞方面的修饰:贲饰 藩饰 缘饰 缘饬 缘缋 藻借 采文
 过分的文饰:靡饰
修饰加工语言、文字:饰琢
修饰、斟酌(文字):锄耘
修饰言辞:饰辞 文饰
修饰添加:润益
揣摩修饰:磨练
描绘修饰:绘饰
虚夸修饰:夸饰 矜饰 浮饰
锤炼修饰:炼饰
善于修饰文辞:雅驯 雕龙
 写作时文思横溢,善于修饰:炙輠雕龙炙毂雕龙 雕龙炙輠
极力修饰词藻:刻翠裁红
精心修饰文辞:雕章 琢炼
用尽心思修饰:雕饰 雕凿 雕斫 雕镌雕锼 雕搜 雕镂(雕镂藻绘) 琢饰 彤缕 彤琢 彤饰 丰黛 离娄
 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精美:洗句
刻意修饰词句:雕刻 雕章琢句 雕章绘句 雕章镂句 雕镂藻绘 雕章缛句 雕章缋句 雕字凿句 雕词镂句 刻章琢句 镂章雕句 镌章琢句 追章琢句
 雕琢字句,刻意修饰文辞:雕文修辞
以华美的辞藻雕饰:辩雕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绘(绘章句)句绘章 章饰句 章绘句词绘句
华丽的藻饰:华藻
彩色的藻饰:采缋
(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修饰)

另见:修改 辞藻 美化 粉饰1

☚ 修饰3   雕琢 ☛

斧fǔ

方矩切,上麌。
❶斧子,兵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又缺我斨。”
❷砍,斫。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冰持作糜。”

斧axe

用于采伐作业的有伐木斧、打枝斧和劈材斧3种。斧由斧头和斧柄组成。伐木斧不仅用于小径林木的砍伐,而且在用手工锯或动力锯伐木作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例如用它来砍下楂、抽片、打安全道和砍树腿,有时用伐木斧代替大锤打楔子等。打枝斧比较轻便,特别适用于针叶树的打枝。劈材斧主要用于劈制木柈,有手工斧和机械斧两种。斧头的重量和楔角,关系到斧头的冲击力和切削阻力的大小。伐木斧和打枝斧主要用来切割木材,故要求楔角小些,刃锋利,斧头重量较轻,这样可保证在频繁的抡砍中减轻劳动强度。劈材斧主要依靠它的冲击力,先切后劈,故劈材斧的楔角和斧头的重量较大。斧刃的长度决定单位冲击力。斧颊的形状影响冲击时斧头被木材夹住的状态和劈材的效率。斧头的高度、宽度和厚度以及斧柄的长度都能影响冲击力的大小和斧头的坚固、耐用性。斧头用55号优质结构钢制成,斧柄用硬木制成,长700~900毫米。有些林区在斧头上加焊一个铁钩,用于伐木作业中的抽片。

一种劈砍兵器。小的称斧,大的称钺。起源于原始社会,最初以石制成。铜和铁出现后,改用铜制和铁制。杀伤力颇大。种类有战斧、板斧、凤头斧、长柯斧、短斧等。

斧fǔ

❶斧子,斧头。
❷古代一种劈砍兵器。小的称斧,大的称钺。起源于原始社会,最初以石制成。铜和铁出现后,改用铜制和铁制,杀伤力颇大。种类有战斧、板斧、凤头斧、长柯斧、短斧等。

斧fǔ

❶ (斧子) axe;hatchet
❷ (古代一种兵器) a kind of weapons in ancient China
◆斧痕 axe mark;
斧口 axe edge;
斧石 axinite;
斧头 axe;hatchet;
斧头吃凿子,凿子吃木头 The axe strikes the chisel,and the chisel strikes the wood — everything has its vanquisher.;There is always one thing to conquer another.;
斧正 [敬] (please) make corrections;
斧踬 executioner's block and cleaver (used in ancient China);
斧子 axe;hatchet

ax


hatchet;battle-axe;celt


axe;ax (Am.)


ax

工具。东周时期的斧均为双面刃,刃口平齐,稍宽于銎体,銎口为方形或长方形,銎长直,銎上多有孔,可插入木销以固定木榫,木榫与木柄成90°度角榫接。形状大小各异。在楚地发现的铜斧最大的长26.4厘米。一般的铜斧长约10余厘米左右。

斧fǔ

钺汤镬|凿之痕

❷ 操伐柯|鬼神工|无凿痕

❸ 不避钺|不露斤|刀锯

❹ 班门弄|大刀阔|伐性之

斧,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于省吾説,早期甲骨文 “斧”爲横向放置的斧形。甲骨文後期或从斤,父聲。斧和斤都是古代的勞動工具、武器或刑具,故文獻多 “斧斤” 同義複用。析言之,則斧比斤大而縱刃,易於直劈。卜辭用本義。銘文或用本義。或讀如 “父”,男子美稱,通作 “甫”。或讀 “釜”。古代黑白斧形圖飾或稱爲 “斧”,字或作 “黼”。
楚簡帛文作,从金,父聲,可隸定作 “”。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參見097.父字條。

甲骨文;金文;篆fǔ

[父(斧本字,聲意符)+斤(古代刀具,意符)→斧(《説文》:“斧,所以斫(zhuó砍)也。從斤,父聲。”斧,“父”的返還字。古代的兵器之一。今之“斧子”。用斧砍物。請人修改文章的客氣話〈斧正〉。)]
《詩經·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砍柴靠什麼?不用斧子怎麼行。)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斧頭、砍刀按一定時令上山砍伐,那麼木材就用不完。)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李逵搶將入去,提起斧頭,便望羅真人腦門上劈將下來。”

斧fǔ

(8画)

*斧fǔ

8画 父部 
(1) 斧子,砍木头等用的一种金属工具,头部呈楔形,装有木柄: ~头|板~|大刀阔~。
(2) 古代一种兵器: ~钺。

斧()


甲骨文合集21073,殷
庚午卜, 斧爯乎帝降食受又。
按: 象斧形。

甲骨文合集29783,殷
斧九又……
按: 从斧形,午聲。

甲骨文合集5810,殷
……斧……
按: 从斤父聲。

太子車斧,近出殷周金文集録1243,西周晚期
大(太)子車斧。

吕大叔斧,殷周金文集成11786,春秋
吕大弔(叔)時貣(貣)車之斧。

吕大叔斧,殷周金文集成11787,春秋
吕大弔(叔)之貣(貣)車之斧。

關沮秦漢墓簡牘·周家臺三零號秦墓簡牘·病方及其它372,秦
置晉斧中。

居延新簡EPT59.102,西漢
斧八。

漢印文字徵
推斧司馬。

熹平石經《易》殘石,東漢
得其齊斧。

白石神君碑,東漢
兼將軍之號,秉斧鉞之威。

穆子巖墓誌,東魏
斧柯潛壞,桑田屢改。

劉懿墓誌,東魏
斧衣朱紱,蟬聮弈世。
按: 斧衣,或作“黻衣”、“黼衣”,古代禮服名。
《説文》: “斧,斫也。从斤父聲。”

☚ 斤   斨 ☛

斧fǔ

甲骨文以来形声兼会意的字。从斤,从父,父亦声。斤字本象斧形,古汉语“斧斤”常连说。父字本象手(又)执杖,《说文》说是“家长率教者”。甲骨文、金文中手执物的字形可指多种东西,如驭字所从是马鞭,鼓字所从是鼓槌。父字有时指手持斧。这里父字手持斧,旁注“斤”更明确。引申指砍东西用的工具。常带词尾“-子”或“-头”。石器时代的石斧是生产工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常作武器。

斧★常◎常


fǔ甲骨文1象形,象斧头形,有柄;甲骨文2、金文、小篆形声,从斤,父声。本义为用以砍削木头的工具,引申为古代一种兵器。

隶fǔ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斤,父声。从斤,表示其与斧子一类的工具有关。
【释义】《说文》:“所以斫也。”本义是斧子,是一种伐木工具。也指兵器,古代亦作为执法权力的象征。斧用于砍木,故又引申为删改,修饰。[斧正]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常用作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斤(jīn,a unit).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父(fù,father).斤(jīn,gold)is a tool related to axes.
【original meaning】An ax,for cutting the wood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