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豫: 悦乐,安适。意为: 辛勤操劳,艰苦创业,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享乐、生活安逸,必将遭亡身之祸。语出宋代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东)

☚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   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注释: 逸豫: 安逸享乐。

句意: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逸享乐会使自身堕落。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可可诗词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注释】①逸豫:安乐。

【释义】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点评】这是作者针对后唐庄宗贪图安乐而亡国的教训所提出的告诫。

参考文献

欧阳修《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可可诗词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释义】

出自欧阳修语。该句讲的是: 唐庄宗是因为他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而成功,他的失败又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可见,忧劳与逸豫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社稷是多么的重要!

该句出自欧阳修《伶官传序》。

附原文节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评析】

欧阳修的这两句寓意深刻的话,告诫世人: 若要想振兴国家,首先得作出番事业,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若只图享乐,不思进取,必定会使自己一败涂地,遗臭万年。

就说说 “卧薪尝胆”这个典故吧,越王勾践虽然在吴越之战中失败了,成了吴王夫差的阶下囚。但他并没有认输,而是在回国后,采用 “卧薪尝胆”这个方法,激励自己发奋图强,不忘雪耻。他勤政爱民,与人民共同劳作,每日粗茶淡饭,最终使越国成为一个强盛之国,而在此之前吴国虽然打败了越国,但由于吴王夫差,不纳忠言,整天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因而最终被越国所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至理名言,不仅适用于古时,在今日,仍有不可抹杀的现实意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可可诗词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注释】①逸豫:安乐,享受。

【释义】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得以兴盛,贪图安乐可以使人迷失本性。

【点评】要时时保持小心谨慎,不要贪图安乐享受,这样会带来很大的损害。

参考文献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可可诗词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忧劳:居安思危,辛勤操劳。

逸豫:贪图安逸,逍遥享乐。

【赏析】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兴盛和灭亡的历史事件,指出国家的盛衰和事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人事的努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意思是:忧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强大,贪图安逸享乐则会国破身亡。

李存勖是唐末五代时期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原为少数民族沙陀部族的首领,本姓朱邪,因其父有功于唐而赐姓李。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后,又封为晋王。当时与晋王结仇的有三人:一是刘守光。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原是幽州一个小军校,投奔李克用后,李保举他作了卢龙节度使,又曾帮他击退敌军。后刘仁恭以怨报德,依附后梁,不听李克用调遣,李克用带兵征讨,又被他打得大败。公元909年,其子刘守光被后梁朱全忠封为燕王。二是契丹。公元905年,李克用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的建立者辽太祖)相会于云州东城,订立盟约,结为兄弟,商定共同举兵攻打后梁朱全忠。但后来阿保机违背盟约,反遣使与朱全忠通好,而与李克用为敌。三是后梁太祖朱温。朱温原为黄巢部将,后叛变降唐,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僖宗赐名全忠,封为梁王。后来朱全忠篡唐称帝,建立后梁。朱全忠长期与李克用父子交战,并设计谋害李克用。一次宴请李克用时,埋下伏兵,李克用险些被害,因此结下深仇。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承晋王位,受命报此三仇。据宋代王禹偁《五代史阙文》载:“世传武皇(李克用)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约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梁,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庭。及讨刘仁恭,命幕吏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锦囊,使亲将负之以为前驱,及凯旋之日,随俘馘纳矢于太庙。伐契丹、灭朱氏亦如之。”

此时的李存勖,兵强马壮,国势强盛,“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次年,李存勖派兵攻燕,生擒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二人,送到太庙祭灵。公元923年10月,李存勖领兵攻梁,梁末帝朱友贞命部将皇甫麟杀死自己,随后皇甫麟也自杀了。李存勖攻入汴京,将他们的头装入木盒,藏于太庙。其英武之概,可见一斑。

李存勖灭掉后梁后,开始称帝,建立后唐,是为庄宗,并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此后,李存勖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宠信伶官,导致众叛亲离。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屯驻在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的军士皇甫晖乘机作乱,发动兵变,攻入邺都(今河南省安阳市)。李存勖命元行钦进行讨伐,久而无功,又派养子李嗣源率兵讨伐,李嗣源乘机称帝,并联合邺都乱兵,向京都洛阳进发。李存勖等人只好“仓皇东出”,诸军离散,十分狼狈最后落得个国灭身死的凄惨境地,为天下笑。

欧阳修据此总结出“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著名论断,发人深省,无论是对居于上位的领导者,还是对普通百姓,都具有强烈的启迪和警示作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可可诗词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注释: 逸: 安逸。豫: 悦乐, 闲适。

句意: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 安逸闲适可以使自身灭亡。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