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讼中国古代法典篇名。关于斗殴的处罚和告劾、诉讼的原则、制度的规定。斗指斗殴,相争为斗,相击为殴。讼是告劾和诉讼。南北朝时期,北魏律始立斗律,北齐又以讼事附于其后,名之为斗讼,北周改为斗竞律。隋朝《开皇律》仍采北齐律体例以斗讼律为12篇之一。唐律相沿不变。以唐律为例,斗讼律共4卷,59条 (一说应为60条,应将“殴兄姊”折出单列一条),主要规定了各种斗殴犯罪的处罚,特别突出贯彻尊卑良贱亲疏关系的同罪异刑制度; 规定了告劾、诉讼原则、办法。宋《刑统》也同唐律,有斗讼一篇,惟明、清时改变法典体例,将斗讼律改列为刑律中的斗殴、诉讼两门,共34条。 斗讼斗訟dòu sòng争斗诉讼。《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