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斗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斗蟋

斗蟋

善于咬斗的雄蟋蟀。两只雄蟋蟀相遇时,经常发生搏斗的场面,致使一方败退,甚至严重伤残方可罢休,胜者振翅高歌,鸣叫不息。虽然偶见两雌举牙相抗争,也只不过交锋一二个回合就偃旗息鼓,同雄虫的格斗难以伦比。雄蟋生性孤僻善斗,这是长期遗传的结果。饲养上品斗蟋进行比赛,或聆听悦耳鸣声,也是老年人的一种乐趣,还可调节精神。上品斗蟋的选择,自古即以头、钳、脸、项、翅、爪、须、肉身等八处入手,俗称“八格”。并认为头部是八格之首,头大而圆,埋于项内,咬斗时可伸屈自如,攻守兼备。钳即大颚,俗称“牙”,为斗蟋的重要“武器”,具有光泽,有红色、白色、黑色,但需一致而无花斑,强大有力,收牙要快。遇敌不惧、负痛不退,斗志坚韧,从不败逃。“脸”即指顶门以下含上唇部位,黑色长阔,上唇启闭迅速者凶狠。项指斗蟋的前胸,宽大而长者,必然力大,由于前足与中足相距远,重心必稳,凡有一定的高度和光泽,肉身充满浑实,多为勇将。翅多指革质前翅,右翅搭向左翅,上有鸣器完整覆盖腹部,具有保护功能,以紧包不露末节者为好。翅色以金翅为上品,鼓翅时如帆,翅与身体呈60°~80°角,鸣声宏亮如钟,铿锵有力,战胜时更是高亢不绝,但也有善鸣不善斗的。六爪要完整有力,同身体比例相称。前足、中足的跗节长而结实,有利于紧抓地面,进退自如。后足上有芒刺一列,既有跳跃、支持和进退功能,又是斗咬时弹踢的御敌器官。须有两对,前有1对细长的触须,后有1对短而较尖细的尾须,上有细毛,均为感觉器官。凡全须全尾的斗蟋,必然是灵敏善斗,能前探后防,不畏强敌。肉身结实,腹部方圆,是身体发育良好而健壮的标志,咬斗时不易被迫翻身,进攻时身体稳重,色泽多种,难能为据。捕捉敢搏善斗的斗蟋,一般可选择每年八月“立秋节”前后的夜晚,在人迹稀少的地方去辨声觅踪。使用拦截法、灌水法或食饵引诱法,应以斗蟋藏身之处来决定,以不损虫体为原则。只有进行合理的精心调养,不使其受到烟、酒等异味的刺激,才能达到体润肉细、翅色光亮,精力充沛。斗蟋蟀时需使用草秆(自制或购置)激其斗性。但需掌握运用的时间和恰当手法,方可收到理想效果,刚获得的斗蟋,情绪尚未稳定,每当取下罐盖见光时,容易惊跳,可用草秆轻触项部或身体两侧即会使其安静。一般新虫入罐后,需经饲养七八天方可初试斗志,但不可使虫对咬,免伤嫩牙。在隔周演习一次的过程中,经三四次试斗即可选出牙体宽大粗壮、机警善斗、动作敏捷的斗蟋。经过日日调训也可使虫获得斗咬经验,常备不怠。在正式参赛时,方能临危不惧,并能占据有利位置、灵活调整姿势。咬斗时,也可用草秆在斗蟋的的前后左右和头顶上快速轻轻触碰,即可激发斗性,或使其面对敌蟋,或用草秆引带。平时,应注意蟋蟀罐内的卫生,要经常冲刷虫粪和残饵。虫体易脏,应经常给虫体洗澡,免其因烦躁不安而自残须腿。洗澡水应用井水、塘水、泉水或存放二三天后的自来水。在较大的浴缸中放入半缸水,用木杆轻轻搅动使水面产生旋涡后,再把斗蟋放入水中,虫体随旋涡可自由转动片刻,既能冲洗干净,也不会碰伤。饲养较多的斗蟋,应在罐外贴有简明档案卡,注明编号、名称、采集人、产地、日期、体长、翅色和自分等级等项,以便迅速取放。饲养斗蟋还要注意掌握雌虫(三尾儿)的放收时间和只数。一般经过激烈咬斗后的二三天内不放雌虫。

☚ 蟋蟀   蟋蟀罐 ☛
000027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