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节
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怀化侗区。时在夏历二月或八月的亥日。平日,有专人饲养准备参斗的 “牛王”,以蜂蜜、猪油、烧酒、粮食、鸡蛋等高级饲料将牛喂得膘肥体壮。节前,纳汉 (青年男子) 们到外村邀约对手,称为“送约”。然后在准备参斗的 “牛王” 圈前敲锣打鼓,燃放铁炮。纳汉们要吃生鱼、喝酒、祭祀三昼夜,叫做“为牛王养心”。斗日凌晨,纳汉们前呼后拥,敲锣打鼓吹芦笙,将牛牵至斗牛场。中午举行入场仪式,叫做“踩场”。由持“牛王”名称牌者走在前面,手持金瓜、钺斧的卫队紧随其后,后面是锣鼓、芦笙乐队和手持三角彩旗的队伍。仪式完毕,斗牛开始。对手由两端走入,一手牵牛,一手执火把。铁炮一响,将火把向前一抛,牛即向前冲去相斗。若二牛久战难分胜负,便用粗绳将其拉开,算是平局。若分胜负,胜方姑娘便夺走败方的彩旗,得胜“牛王”再次入场示威。几天后,胜方姑娘将彩旗送还败方,败方须热情款待,奉上赎旗彩礼,并陪送旗姑娘们唱几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