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蓬虆 > 蓬蘽 蓬蘽 péngléi 蓬蘽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果实。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甘、酸,温。补肝肾,益气。治头晕,目眩,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多尿。煎服:9~15g。 蓬蘽péng lěi《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蓬蘽(28)。药名。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果实。 【别名】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本草纲目》),寒藨(《医林撮要》)。 【性味】甘酸,温。 ❶《本经》:“酸,平。” ❷《别录》:“咸,无毒。” ❸《食性本草》:“甘酸,微热。” 【功用主治】补肝肾,缩小便。治多尿,头目眩晕。 ❶《本经》:“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 ❷《别录》:“疗暴中风,身热大惊。” ❸《唐本草》:“耐寒热,好颜色。” ❹《日用本草》:“缩小便,黑白发。” ❺《医林纂要》:“补肺,去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