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选李注义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选李注义疏

文选李注义疏

《文选》校勘、笺疏本。近人高步瀛著。步瀛(1873—1940)字阆仙,河北霸县人。桐城派后期古文家吴汝纶学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教授。平生著述除《文选李注义疏》外,还有《古文辞类纂笺证》、《唐宋诗举要》、《唐宋文举要》及《两汉文举要》、《魏晋文举要》等。此书高氏1929年开始编著,惜因病逝,未竟全功,六十卷中仅完成八卷。1929年由北平文化学社印行,1934年重印。高氏精于经学、文字学和史学,其所疏证,往往旁征博引,详考本末,论定是非,或并列诸说,以便读者思考。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的问题,高氏并举诸家之说,然后详加辨明,其说较今人一些文章,更为丰富。体例上,此书前列原文,次列李注,再次以己“疏”。“疏”或列校文,或引典籍及诸家之说。抒发己见则以“步瀛案”以区分。在校勘上,高氏不仅对现存各种李注版本以及五臣本、六臣本等异同,一一校明,而且还使用了故宫博物院所藏日本古抄本及敦煌唐写本残卷,因此自能超越前人。据高氏本书《叙》称,《文选》李注遭遇四厄,而尤以六臣本之羼乱及尤袤诸本之改窜为极,这使李注的精神面目皆失其真。因此,高氏此书自致力于恢复李注原貌。如《魏都赋》疏中考出“亭亭峻阯”句的“阯”字,李注本原作“阯”,五臣本作“跱”。汲古阁本作“跱”,乃误从五臣注本。如此者多是。本书由曹道衡、沈玉成据1934年北平文化学社本校点,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 选学拾沉   文选平点 ☛

文选李注义疏

八卷。近人高步瀛 (1872—1940)撰。高步瀛字阆仙,河北霸县人。清末举人。1901年任畿辅大学堂教习,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教习。赴日留学,归国后任图书局编纂,补学部主事。民国后历任教育部佥事、编审处主任、社会教育司司长。嗣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等。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后坚不任职。博通经史,尤精考据,至声韵训诂、典章制度之学均极辉煌,被誉为一代大师。巨著 《古文辞类纂笺证》 及《文选李注义疏》最为人称道。前者就《古文辞类纂》涉及之名物制度、学术、政治、地理、职官、文字、音训等详加考证,穷源竟委,贯串古今,有较高学术价值。《文选》之注颇多,有 “五臣注”等,但均不及唐李善注之精善。撰者搜集诸家关于《文选》之著作,择其善者抄录书眉,注 《古文辞类纂》所著诸篇互见 《文选》颇多。在北平大学教授《文选》时有讲义之作,并损益之以付剞劂。知其集文选学大成者为李善。盖以毕生之力改至三四乃成定本。本书正文分八卷。正文前有《文选 ·序》和 《文选注表》。此编为人称道之处在于穷毕生之精力,钻研文选之学,采众家之长,拨乱反正。正如撰者自云:《文选》之注,一厄于五臣之代篡,再厄于冯光震之攻摘,三厄于六臣本之羼乱,四厄于尤袤诸本之改窜。使其皆已失真,而缀学之士,虽力为爬梳终不能复其本元。故本书之价值在于正本清源。有民国十八年 (1929)至民国二十六年 (1937)铅字本,有中华书局1985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