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渊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渊阁

内阁之一。明置。为贮典籍、天子讲读之所。大学士掌之。清为藏四库全书之处,在北京旧紫禁城内东南隅。乾隆中开馆编辑四库全书,设置领阁事、校理等职司之。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内阁下》:“谨按文渊阁,本在南京,成祖迁都后,设官员,沿旧名,实无其地。”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閣部 > 官方庋藏 > 文淵閣2
文淵閣2  wényuāngé

清代藏書閣名。座落於北京市故宫。用以庋藏《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建。參閱《清文獻通考·職官·文淵閣》。

文渊阁

273.文渊阁(p1364.2)

释文义项二云: “清乾隆三十九年在北京紫禁城内东南角文华殿后建造文渊阁,专藏《四库全书》,并设置提举阁事、领阁事及校理等官掌管其事。参阅明·黄瑜《双槐堂岁钞·四·文渊阁铭》、《清文献通考·八十·职官四·文渊阁》。”
按:叙事不完,尚有未明。于阁事记叙较完备,而建阁以藏书,书今何在,漏叙,令人顿生疑窦。且本条记事与相关条目文津阁(p1364.1)、文㳕阁(p1364.3)明载书今何存,体例不一,互生龃齬。释文虽出示两项参阅书目,然亦无从叙及原书今藏何处。要之,当于“掌管其事”下补出释文:“此阁所藏为该书第一部抄本,抄工精妙。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成,书归其收藏。1948年国民党撤离大陆前夕,将此书运往台湾,1983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精装刊布流传。”补此,庶几将其书辗转流布情况廓清。

☚ 文箫   文溯阁 ☛

文渊阁

中国北京古建筑。位于北京故宫东华门内,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建,是供皇帝君臣们读书、藏书的地方,在此藏存《四库全书》。文渊阁有水池、假山、花木等园林营构,读书、听讲、藏书的环境极为幽雅,阁面宽5间,长34.7 m,进深3间,深17.4 m,外观2层,内部3层,以扩大藏书面积。

文渊阁

文渊阁

是清代皇宫专供收藏《四库全书》的地方。座落于北京市故宫的外朝前三殿东、文华殿以北。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仿宁波的天一阁形制而建,为单檐歇山顶、面阔六间的两层楼。楼顶覆盖黑琉璃瓦并饰绿琉璃剪边。前后设檐廊,在立柱的下端围建栏杆。整座楼以绿色为主体,仅在檐顶、灰色的磨砖对缝砖墙和几扇黄色的窗格等处略有变化,在一片红柱黄瓦、艳丽辉煌的建筑群中,绿色的文渊阁别具一格,显得分外突出,使整个建筑增添了清新的格调。这样的装饰处理,在故宫建筑群里十分少见。

☚ 太和殿   碧螺亭 ☛
文渊阁

文渊阁

官署名。属内务府。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以 《四库全书》储于文渊阁。起初由奉宸苑兼管。后改由内务府管理。设提举阁事大臣1人主其事,属官有司员4人、笔帖式4人、供事2人,职责是掌文渊阁的陈设、启闭等。另有领阁事3人、直阁事6人、校理16人、检阅8人,负责典综册府、典守釐辑、注册点检等。

☚ 会同四译馆   庶常馆 ☛

文渊阁

文渊阁

北京紫禁城内殿阁。位于紫禁城内东南角文华殿北面。明文渊阁位于文华殿南面,共10间,皆覆以黄瓦。阁中置范铜饰金孔子并四配像一龛。民间所献之书均收贮于此。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京城,文渊阁及阁中所藏书籍被焚毁。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决定重建文渊阁,用来收藏《四库全书》。新建的文渊阁在明圣济殿旧址。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上下三重六楹,层阶两折而上,顶覆青绿色琉璃瓦。阁前甃有方池,上建石桥,下引金水河之水注之。阁后垒石为山,有北向垣门一座。《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十年后修成,计79330卷,共缮写七部,分藏于沈阳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行宫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及宫中的文渊阁。文渊阁除收藏《四库全书》 外,还藏有《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考证》、《图书集成》等书。下层中央三间置《图书集成》十二架,左右梢间置四库经部二十架; 中层置史部三十三架;上层置子部、集部共五十架。所藏之《四库全书》每部以香枬木两片上下夹之,束以绸带,外用香枬木匣贮之,书面皆用绢,经部用黄色,经解用绿色,史部用红色,子部用蓝色,集部用灰色,所束绸带及匣上所携书名悉从其色。《养吉斋丛录》载,“自文渊阁既建以后,经筵讲毕,御文渊阁,讲官、起居注官进至阁内赐坐、赐茶”。

☚ 文华殿   中和殿 ☛
文渊阁

文渊阁

位于故宫文华殿后。清乾隆三十九至四十一年(1774—1776)专为贮藏《四库全书》而建。外观两层,中间设一夹层,面宽33米,进深14米,上下各六间,前后设廊。阁前凿方池,上架石桥,引内金水河水注入。阁后垒石为山,东侧筑碑亭,亭中立乾隆所撰《文渊阁记》碑。《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始纂,历10年完工,收书3501种,共79000余卷、36000册,分装6750函,各置楠木小箱内,安放于阁中书架上,并设领阁事等官管理。后又缮写六部,分别藏于圆明园文源阁、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及镇江文宗阁。文宗、文汇二阁分别于清咸丰三年(1853)、四年毁于火,文源阁于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文渊阁藏《四库全书》现存台湾。

☚ 宁寿宫花园   神武门 ☛

文渊阁

阁名。(1) 明太祖时建于南京奉天门东,为宫中藏书之阁,亦为皇帝讲读之所。成祖迁都北京,又于宫内东庑南建文渊阁,后置大学士。(2)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建于紫禁城东南角文华殿后,藏贮四库全书,仿宋制置阁职,以司典守。以领阁事为长官,满、汉各一人,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及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任;其次为提举阁事,因阁在宫内,故以内务府大臣一人兼任,为事务长官。下设直阁事、校理、检阅等官,掌典守、注册、点验等事。其内部事务官有内务府派出的兼管司员四人,笔帖式二人,供事二人,掌阁中陈设、启闭等事。又清代亦沿明制置文渊阁大学士,仅作为内阁大学士的衔号,与乾隆新设的文渊阁无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24:45